摘要 摘 要: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古诗文作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摘 要: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古诗文作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特对如何施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教学模式,给出一些有效建议,旨在帮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文引入到小学教材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是古诗文教学难度很大,因此如何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学科素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读” 是教好古诗文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将“读”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 读是带有目的性、细化地读,让学生在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化静为动”,并揭示出隐藏于古诗文背后的思想与情感,实现“以读代讲”的教学效果。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并通过语言引导的方式, 帮助学生透过时空与诗人进行交流,感受、体悟作者的用意和写作目的,这也是“以读促悟”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朗读时,应采用一些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将作品中的精髓与妙处,准确地把握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并为之动情。 如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时,为让“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效果更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情境,并以“读”来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文素养。
二、实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有效途径
(一)模糊解“读”,实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事物的理解与看法以感悟认知为主,很难深入古诗文的学习。 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在通读全文后,将生字标出,并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予以解决。 教师再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诗文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进行讲述。 对于语言运用是否精准、遣词造句是否得当不要过于苛求。如 在 讲 解《春 夜 喜 雨》时,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未发现有生 僻 字,但是出现了多音字“好” “当”。 整首诗内容浅白易懂,学生对于诗文的理解是“春 天 的 晚 上,雨水悄无声息地落到了地上,很及时地滋养着大 地。 ”而“润 物 细 无 声”也 可引出为某种教育方式、方 法 等,可不用向学生过于强调。 小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 对于诗文中的意境往往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如“高处不胜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而 随 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也会开始明白诗文中所包含的情 感与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模糊解读的方式,以 减 少 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难度。
(二)熟读成“诵”并形成共鸣,促进“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词不但押韵而且结构流畅,更适合朗读与背诵。学生读得多背得多,他们对于诗文的理解与意境的感悟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并渗入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中。但是小学生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多形式的方法。比如说让同桌之间背诵并相互监督;也可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阵营,进行一场古诗文背诵比赛;也可在亲子活动中加入“背古诗”的内容;也可通过画笔或歌舞的形式来表现古诗文的魅力与价值。如在讲解《春晓》或《静夜思》时,教师可将这些内容排练成舞蹈的形式,在亲子会上进行表演;而《咏华山》则可采用多媒体将华山的壮丽景色进行展示。这种多元化、多形式的诵读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对于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延伸扩展,完成“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由于教材中的古诗文较为有限, 因此教师要适当地扩展学生的求知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如在讲解《忆江南》时,学生会被诗文中所描述的江南风景所吸引,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乌镇的风景,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可插入另一篇江南的古诗文《鱼戏莲叶间》,学生还流连于江南的美景中,对于这首简单古诗一下就记住了。除了一些课内诗文外,也可引入一些课外诗文,让学生养成摘抄、记录的好习惯,并比赛谁抄的诗文多等,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综上,在进行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引导的方式,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与内涵,在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同时,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鹏举.小学古诗文教学有待加强与改进[N].中国教育报,2013.
[2]郭新莉.以读代讲 以读促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 育 革新,2002(4).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相关参考初中生古诗文学习素养养成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084.html
文章TAG标签: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