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发表论文概况分析 投稿可参考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5-05-20 11:34 隶属于:投稿问题咨询 浏览次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以发表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安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术产出与影响力变化

  1.发文量呈现"先扬后抑"趋势

  2006-201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达14.6%。2014年达到历史峰值487篇后进入调整期。近五年(2020-2025)年均发文量373篇,较峰值下降23.4%。学术调整期(2015-2025)仍保持年均380+篇的稳定产出。

  2.基金资助关联性增强

  资助文献量从2006年130篇增至2015年442篇,增长239.2%。资助占比稳定在85%-100%区间,2015年达峰值94.9%。2024年资助文献132篇,占当年发文量37.5%。反映科研项目与学术产出的深度绑定。

  学科布局特征

  1.核心学科集群显著

  肿瘤学(22%)、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18%)、临床医学(15%)构成三大支柱。形成"肿瘤研究与代谢疾病"双核驱动的学科格局。外科学(9%)、妇产科学(7%)等临床学科形成第二梯队

  2.跨学科融合发展

  基础医学(12%)与药学(8%)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撑。生物医学工程(4%)体现医工交叉研究潜力。传染病学(3%)反映公共卫生研究布局

  学术传承与创新

  1.代际研究持续性

  2016-2024年保持350-465篇的稳定产出。2021年达到近十年次高峰396篇。年均撤稿次数仅2.3次(总撤稿161次),学术规范性较高

  2.机构集聚效应

  安医大一附院(3,630篇)贡献量占期刊总发文量的42.5%。安徽医科大学本部机构合计占比达83.6%。形成以临床医学院为主导的科研协作网络。

  学术传播效能

  1.学术影响力指标

  医药卫生领域发文量(10,640篇)占比90.7%。累计被引41,080次,篇均被引3.87次。生物学领域被引率(192%)显著高于发文占比(1.73%)。

  2.资助项目转化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贡献2420篇,占资助文献的65.3%。省级项目(1,780篇)与校级项目(796篇)形成梯度支持体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已形成以肿瘤学和临床医学为核心,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术格局。在基金资助强度与学术产出质量上保持良性互动,机构集中度反映鲜明的院校特色。未来需关注学科交叉创新与青年学者培养,以应对新型医学研究范式的挑战。

声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发表论文概况分析 投稿可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fbzs/qktg/18230.htm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