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正确发挥图形直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11-19 17:20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孔凡哲教授认为:在中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具体表现形式有四种,即实物直观、简约符号直观、图形直观、替代物直观。在小学数学中,常见常用的图形直观有线段图、方形图、模型

  孔凡哲教授认为:“在中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具体表现形式有四种,即实物直观、简约符号直观、图形直观、替代物直观。在小学数学中,常见常用的图形直观有线段图、方形图、模型图、集合图、关系图、示意图、替代图等。”[1]图形直观对学生学习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正确发挥图形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呢?对此,笔者谈一孔之见,求教同仁。

正确发挥图形直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用图”导学,为学习数学提供帮助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是造成一些学生难理解、难接受、难内化的原因之一。利用图形直观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可以把某些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恍然大悟、豁然贯通,更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图形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启迪学生自觉地借助直观的几何图形学习数学、看待问题。

  1.在“有形”中理解数学

  “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很多数学内容、概念既具有“数的特征”又具有“形的特征”。只有将“数”“形”密切结合起来(即借助直观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内容、概念之本质。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性质”中的例题:王老师买了 5 副羽毛球拍,花了 330 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教材呈现了两种解法:①330÷5÷2,学生不难理解其意,先算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再算每支球拍多少钱;②330÷(5×2),学生亦不难理解,先算一共有多少支羽毛球拍,再算每支球拍多少钱。但是,教材回避了第三种解法:330÷2÷5。的确,330÷2 要联系实际作出解释比较困难,但如果有学生提出这种解法,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呢?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借助图形直观。教师可先画图 1,引导学生理解 330÷5 表示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再画图 2 与之比较,学生则能直观地看出 330÷2 表示:5 副羽毛球拍各 1 支花了多少钱,即 5 支球拍多少钱。借助图形直观,学生就不难理解第三种解法的意义。

  再看“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就建立“长方形的面积”的表象而言,学生不难直观地从方格图中看出:长方形的面积是单位长度与单位宽度之积,即 S=ab。同样的道理,学生也可以从“剪拼”中得知: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 S=ah÷2。但是,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表象?教师可以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图 3),让学生直观地看出:r2 与圆面积的大小关系;再画图 4,让学生比较 2r2 与圆面积的大小关系;最后画图 5,让学生比较“4r2 与圆面积的大小关系。从这种直观中有逻辑、逻辑中有直观的比较中,学生不难理解、想象 2r2 < 圆的面积 <4r2 ,为进一步把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S=πr 2 架设脚手架。

  图形直观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用直观的图像呈现其 “全貌”。基于此,教师要善于用“有形”的语言弥补 “无形”的图像之局限。如学习“线段、射线、直线”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定长度的线段。然而,无限长的直线、射线的图像却受制于有限的黑板平面,无法做到“无限”延长。对此,教师可以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以弥补“局部”图像之不足:“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线段的一端会超出我们的黑板平面,会跑出我们的教室,会穿过楼房、大山……我们找不到它的尽头,看不到它的端点,这样延长,线段就变成了射线。同样的道理,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线段的两端也都会超出黑板、跑出教室、穿过楼房……我们也找不 到它们的尽 头,这样延长 ,线 段 就 变 成 了直线”[2]。

  有形或无形的几何图形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在数学教学中,也只有教师适时、有度地呈现其“形”,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其几何直观意识和能力。

  二、“画图”分析,为培养能力提供支持

  画图能力是几何直观能力之一。对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认为: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画图习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画图,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并不直观。学生画图、运用图形的自觉性与习惯亟待培养。如何培养呢?

  1.着眼于单元学习,指导学生“画图”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均以单元为单位编排数学课程内容。在各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和运用图形的习惯。如长(正)方体图形的“拼切”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①三个棱长 3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②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是 126 平方厘米,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的学生简单地认为这是几个立体图形的加减,这种方向性的错误,导致作业时频频出现错误。第①题,常见的错误解法是“3×3×6×3”。此题,一旦教师以直观图形(图 6)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的解题错误率便明显下降。同样,解决第②题,教师指导学生画图(图 7)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126÷3 这样的错误解法出现。本单元指导学生运用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和解决有关“圆柱与圆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问题。再如,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找准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量”“率”对应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策略。那么,后续遇到解决“百分数乘、除法”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唤醒学生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意识。因此,小学数学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画图技能,使之形成运用图形的习惯,以强化其几何直观意识与能力,为其学好数学提供帮助,为其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支持。

  2.着手于平时作业,诱导学生“画图” 人的某种意识或习惯并非与生俱来,学生形成画图、运用图形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亦如此。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应有意识地口头或书面提醒学生自觉地“画图”分析问题,使之养成习惯。如以下这两道题:①一个长 35 米,宽 24 米的长方形果园。如果每棵果树占地 3 平方米,这个果园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果树?②用一张长 9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圆片,圆片的半径是 1.5 厘米,可以剪多少个?此二题,“形似而神不似”。一些学生解决第②题的思路,常常受到第①题的影响,误以为本题解决的是“长方形面积中含有几个圆面积”,因此出现错误的做法:(9×6)÷(3.14×1.52 )≈8(个);如果教师提示并引导学生画图帮助分析,则不难得知解决这个问题要看 “长方形的长含有几个圆的直径,宽含有几个圆的直径”,所剪的圆片数量为“[(9÷(1.5×2)]×[6÷(1.5× 2)]=6(个)”。诸如此类,还有“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的周长”、“增加了”与“增加到”、“减少了”与“减少到”等似是而非的概念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预见性,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图形,使之深切体会到图形直观的作用与价值。

  图形直观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拐杖”。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教师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有效地示范导学,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供保障,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与能力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试谈“图形直观”的表现形式及教学策略 [J].教学与管理,2013(23).

  [2] 徐恒祥.“擦掉端点”不妥——由“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案例引发的随想[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5(1-2).

  《正确发挥图形直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来源:《教学与管理》,作者:黄亚丽, 徐恒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640.html

文章TAG标签:数学教学论文

声明:《正确发挥图形直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