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9-07 08:59 隶属于:医学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方面对陕西省中

  习近平同志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方面对陕西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与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和地区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1陕西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1.1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中医药学是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文化所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理念,渗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之道,体现着以和为贵、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精神禀赋[2]。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助于“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有助于推进中医药文化由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3]。

  1.2有助于助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在建设健康中国、健康陕西的伟大实践中,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服务中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充分激发和释放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潜力与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维护健康与医疗保健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推广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引导民众正确理解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掌握中医药健康养生方法,达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与不得大病重病的目的;同时,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品,有助于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康复理疗等方面,为民众认识中医药、体验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提供有益帮助[4]。

  1.3有助于促进陕西地方经济发展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这种机遇背景下,中医药与文化、旅游、产业、康养、保健等领域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凸显[5]。就陕西省而言,中医药产业产、加、销一体化链条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6],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这一资源,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将陕西打造成全国中医药产业的聚集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地、中医药商贸物流的集散地,将陕西的优质中药材资源、中医药文化资源、中医药优质企业资源、中医药拳头产品资源等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助于全面提升陕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2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区位优势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8个省市接壤,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陕西形成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地铁地面交通立体综合等四大枢纽,已成为“国际陆路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为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2.1.2资源优势陕西孕育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自古以来素有“秦地无闲草”的美誉。一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目前,陕西全省有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中药资源共计4700余种,其中植物药3291种(约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优质道地药材32种,大宗药材400余种,人工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规模列全国第5位。二是道地药材品质好。子洲黄芪、宝鸡柴胡、洋县元胡、商洛丹参、汉中附子、略阳杜仲、宁陕天麻、宁陕猪苓、澄城黄芩、佛坪山茱萸和略阳黄精等“十大秦药”药材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三是中药材种植面积大。陕西多个县域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助力器”,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2018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0.7万公顷,年产量350多万吨,已成为全国的中药资源大省。2.1.3人文优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的中医药文化更是熠熠生辉。一是名医大家辈出。岐伯、扁鹊、孙思邈、王焘、武之望等历代医家在陕西行医诊疗,留下了珍贵的医学史料,对祖国医学传承及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当代又涌现出黄竹斋、米伯让、朱兴恭、张学文、郭诚杰、雷忠义、杨震等一批中医名家。二是医典不胜枚举。《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等中医药奠基之作都成书于陕西地区,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三是中医药氛围浓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日渐兴起的养生文化、逐步壮大的“秦药”产业,使得陕西中医药文化氛围日渐浓郁,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2劣势分析

  2.2.1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小而散一是龙头医药企业少。陕西有中药制药企业128家,重要饮片生产企业40家,拥有中成药生产批准文号2891个,独家中成药品种285个[7]。虽然中医药资源丰富,但龙头企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效应。二是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小。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在整个市场经济及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文化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开展的中医药服务也不能适应中医药发展及对外传播交流的需要。三是文化产品开发缺乏品牌效应。陕西中医药文化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与时俱进的理念,就目前现有的中医药文化产品而言,存在仿制多、创新少,低水平多、高技术少,重复产品多、独家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导致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集成度低、社会影响力小。2.2.2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就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而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保健品和成药制造、产品贸易、科研教育和文化传播等领域较为完整的中医药发展体系。然而,与吉林、黑龙江、江西、甘肃、安徽等省份相比,陕西对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目前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对中医药文化思想阐述、文化研究创新等基础产业,而产业附加值较高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发展刚刚起步,省内目前还没有一条系统完善、相对成熟的中医药旅游精品路线,省内既有的旅游公司在融合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参与度和热衷度不高;二是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与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影视、动漫、书刊、音像等媒体作品非常缺乏,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高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2.2.3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路径不够丰富一是对陕西中医药文化挖掘利用不够。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对陕西古代医药学遗址、名医故居的考证与开发不足,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表现在一些已经开发利用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局限于浅表层次,规模较小,过于分散,品味不高,管理粗放,开发利用的整体效应不佳。二是缺少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大型载体。在中医药文化方面,缺乏大型展示场所。近年来,全国已有不少具有一定中医药历史的城市建立了中医药博物馆,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苏州中医药博物馆、安徽亳州的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重庆的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等。而陕西除了位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的陕西医史博物馆之外,还没有可以集中展示陕西悠久文化的中医药博物馆,极大地影响了陕西中医药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三是缺乏宣传推广陕西中医药文化的强大声势。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榆林市、黄龙县等主要通过中医药文化节等形式宣传推介中医药。中医药文化宣传手段不足,市场营销渠道单一。同时,陕西没有有效整合中医、中药方面的特色资源,未能开发出展现陕西中医药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和线路。

  2.3机会分析

  2.3.1需求巨大在现代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健康长寿”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养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中医未病先防、养生防病的“治未病”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养生保健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特别是中医药在食疗保健、美容养颜、延缓衰老、调节免疫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8]。“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的新型旅游方式,可结合观赏、休闲、避暑、康养、游乐、教育等形式,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服务需求,从而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2.3.2政策利好陕西省委省政府正积极实现追赶超越态势,发挥“五个作用”补齐中医药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振兴。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可以说是上接天时,下接地利,中通人和。所谓天时,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实施,为陕西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所谓地利,是指陕西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祖国版图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的门户城市的重要作用,都为陕西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提供了现实的“地利”支持。所谓人和,是指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坚强推动。近年来,陕西省建立了省政府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出台了《陕西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一系列规划和意见,这些都为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2.3.3国际机遇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动下,沿线国家和地区对针灸、气功、太极等传统中医药疗法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中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体系[9]。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发源地,新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联系具有良好的基础,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做大做强陕西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助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2.4威胁分析

  2.4.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情况看,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等省份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将中医药发展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力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旅游+养生”融合发展,并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比如江西以“中国最美工厂”为抓手,集聚中医药产业发展要素,延伸和完善中医药产业链,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湖南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意与科技、制造、旅游产业融合;湖北做大做强“李时珍品牌”,在人才培养、产业集聚、服务模式、加强科研、创新机制等多个方面发力,抢占大健康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实施“药旅联动”战略;四川立足中医药资源优势,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大发展,这些都对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2.4.2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国外注重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通过政企联手、区域联盟、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公司、经纪公司、银行专项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10]。相比之下,国内不同省份给予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平衡,在财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力度也不尽相同,加之多数文化企业存在规模小、投入大、资金回报周期长、成长风险性高、有形抵押品不足等特点,致使融资难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羁绊[8]。陕西地处西北,目前政府配套支持政策略有不足,投资融资体系较为落后,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这样对陕西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制约。

  3陕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3.1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中医药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因此要抢抓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各产业集群,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新模式。陕西坐拥西安、咸阳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华养生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传统医学积淀深厚,神刀、神针、神脉、神袋、神医等“五神”全国闻名,食疗、医疗、药疗、水疗、足疗、茶疗等“六疗”保健产业一枝独秀。陕西的中医药企业应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将中医的医疗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与自身产业相结合,集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会展、对外合作交流、健康旅游与消费等功能为一体,全方位的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以种植、流通、研发、检测、服务、文化于一体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架构,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3.2搭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中医药文化产业涉及科研、教学、医疗、休闲娱乐、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社会、院校、企业、学术团体等机构部门的参与配合。为此,陕西应充分发挥陕西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的作用,从学术、科普双重角度,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各种中医药文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健康教育、养生服务业、生态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美容美体业等关联产业扩量提质增效。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中医药国际论坛、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论坛、实地体验活动和考察学习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拓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市场,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认同度。

  3.3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挖掘整理陕西中医药历代文献、梳理流派传承脉络、完善流派学术思想、合理统筹陕西已有的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布局功能齐全、地域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基地。依托安康市石泉县本草溪谷中医药旅游养生基地、西安市姚氏太和医室非遗文化基地、铜川市药王山景区丰富的中医药和休闲养生资源,打造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研合作、药膳食疗、运动养生、产业推广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同时,结合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利用各地独特的气候状况及特有的道地药材、温泉、湿地、绿色食品及人文资源(如黄帝陵、药王山、扁鹊庙)等条件,开发诸如居住养生、生态养生、美食养生、美容养生、文化养生等养生项目(如铜川市孙塬镇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保健项目(如秦岭药用植物生态观光园等),以及利用陕西特有的道地药材开展中药药膳、中药药浴、中药热敷、中药熏蒸等医疗。

  3.4开发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产品

  深入发掘“药王”中医药文化蕴含的养生、医药、保健、文化、旅游等资源,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科技支撑,聚集步长集团、海天制药、康惠制药、盘龙制药、健民制药等知名医药企业,注重从古代经典名方、医史文献、中医药典故、名老中医经验方、民间故事中挖掘中医药文化素材,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与装饰设计、出版传媒、动漫艺术、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和时尚化的文化创意,使广大民众在体验中医药文化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医药、体验中医药、喜爱中医药。

  3.5构筑全方位的数字化传播体系

  陕西应紧跟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趋势,通过整体谋划、多措并举,着力挖掘和整合以药王山、太白山、王焘墓等为典型代表的中医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构筑全方位的数字化传播体系。打造以中医药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传播中心,强化中医文化创意设计、大健康产品设计以及品牌创意设计等功能;开展“悦读中医”“中医药文化精品遴选”“中医药文化创意作品大赛”等文化作品遴选推广活动;编写中医药文化释义读物并制作配套传播产品,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底蕴、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拍摄反映中医药文化发展变迁轨迹、阐述中医药突出贡献的纪录片、专题片、宣传片,讲好中医药故事;组织力量打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科技引领下的中医国粹文化交流与体验空间,讲好中医文化故事,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4结语

  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医药在陕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因此,在运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与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要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通过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搭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开发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产品、构筑全方位的数字化传播体系等举措,打造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品牌,把陕西省打造成为中医药文化鲜明、中医药服务完善、中医药品牌靓丽、中医药产业发达的中医药文化大省和强省。

  《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来源:《中医药导报》,作者:李隽 欧阳静 李亚军 武小堉 聂海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yxlw/15124.html

声明:《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