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新时期我国主要矛盾的新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8-08-23 17:13 隶属于:政法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矛盾也是运动的,发展的,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提供了重要依

  摘要: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矛盾也是运动的,发展的,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切实的反映了人民生活需求的巨大改变,同时,对新时期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有助于调整国家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主要矛盾;新变化;对策变化及其应对之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意义悠远而深刻。

  1我国主要矛盾的探索历程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对我国主要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过去,由于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贫穷落后的时期,甚至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此期间,人民追求的仅仅只是最低层次的物质满足。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已上升为对一个更加民主、公平、正义,法治更加健全,环境舒适的美好社会的向往。我们逐渐认识到“温饱”二字已经载入历史字典,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早已悄然改变,这里所表述的需求并不仅仅是指人民对简单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它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然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这些需求却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相矛盾着。

  2矛盾变化的应对之策

  十九大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是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做出的正确的、及时的重要论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变化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人民群众需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和文化的富足,更有越发高层次高水平的追求。在实现“温饱”的前提下,进一步要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里的“美好的生活”不仅仅是指某一方面的发展进步,而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上,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快速摆脱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现实国情,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然而却忽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人们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经济上的弊端最主要体现在不平衡上: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的拉大;贫富分化严重;市场资源配置不当等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愈演愈烈,致使我们不得不寻求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一方面,应当加快建立针对性的政策机制,如:在收入差距方面,完善收入再分配政策和税收方面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在贫富分化严重方面,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改变贫困地区的物质与精神面貌;而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既然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导致了一些问题,下一步就应该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

  政治上,随着经济的有效发展,政治权利结构的不平衡,政治制度的不完善愈发突出。对政治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上不去,管理抓不严,促使政治权利变成了个人利益的收割机,腐败奢靡之风越来越突出,郭徐流毒就是政治权利恶性膨胀最典型的例子,不仅对军队国防建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更是大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政治制度的不完善更是有碍于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并且不利于人民政治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政治方面的发展刻不容缓。一方面,完善各方面的政治制度,要不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化政治巡视,架起政治制度的高压线;另一方面,政治权利的重心应向社会倾斜,向基层组织与人民倾斜,在维护党中央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和最大力度来调节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完善法律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全面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文化上,文化上的“不平衡不不充分”集中体现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追求与落后文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在文化发展水平及文化权益方面的不平衡,造成其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由于文化制度的不完善且文化资源分配不均。有关研究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教育领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不平等的现象愈演愈烈,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地区的教育环境、教学设备、教学师资是农村偏远地区远远所不能企及的,教育基础不均衡导致差距不断拉大。另外,社会的进步意味着对全体国民素质要求的提高,致使先进文化成了迫切需要,然而这却与地区文化不均衡有着极大的矛盾,甚至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当然,除了教育资源需求,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还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社区文化、公共文化、企业文化等等。教育资源的不均仅仅是文化的“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冰山一角。要想解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首先就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对文化需求的权益。此外,需要完善分配体制,解决农村偏远地区文化资源的极度欠缺的情况。最后,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追求先进文化,有了根本文化方向的指引,才能不走“弯路”,不断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社会上,我国已基本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还扩展到对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虽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但是对于人民对以上各个方面的需求依旧不够充分。如: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充分,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社会保障的水平不高,人们对参与社会保障的权力与义务认识不清,不能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其次,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不均,其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普及度远远低于城市,这将大大降低了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这也是新时期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然而要想正确处理好人们在社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矛盾,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维护社会的稳定。其次,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障社会公平。一直以来,公平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不仅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生态上,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为了加快解决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现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是生态方面最为显著的“不平衡”。首先,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多年的环境污染现状使得人们习以为常,认为环境的破坏是经济发展所理所当然的“代价”。其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旧属于粗放型增长,产品质量比较差,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下,还没有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最后,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不力和执法不力。目前,很多地区缺少相关的环保部门和人员,而且即使在有相关部门的地区,其环保部门的监察执法力度也较为薄弱,这也导致经济与生态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人们对宜人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与不断破坏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正确处理与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性循环迫在眉睫。一方面,强化人民的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将环境保护作为决策前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方面,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然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的法律界限警诫人们。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改革,减少甚至关闭一些耗能多和污染重的企业;大力提倡和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3总结

  目前,面对复杂多变国内外形势,中国不仅仅只是需要寻求稳定,更多的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固然是一剂良药,然而,更要学会推陈出新,不得因循守旧,从具体的国情出发,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和发展重点。十八大曾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兼顾次要矛盾,遵循发展的普遍性,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整体,减少甚至杜绝发展短板的出现。我国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所谓的可持续就是要做到承上启下,既不能完全脱节于以前的方针政策,也不能完全照搬。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的重点工作,紧密联系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做的事情,紧密联系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全局,紧密联系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如今,我们更是应该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满足人们对各方面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不断奋斗,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

  [2]冷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N].兵团日报,2017,(6).[3]张敏.新时期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zflw/9482.html

声明:《新时期我国主要矛盾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