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企业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管理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安全事故排查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煤矿生产管理中,需要考虑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析评估以及
作为企业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管理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安全事故排查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煤矿生产管理中,需要考虑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析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三个要点。采用可行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管理制度,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升煤矿生产控制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煤矿企业安全长久生产,对应单位需要在安全建设管理基础上做好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研究,一方面,煤矿资源的开采环境危险,地下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另一方面,中国的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能力有限,急需改革生产方式,进而预防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建议对应的煤矿企业针对安全生产的危险性特征,制定针对性安全生产控制和管理计划,以期能够及时处理危险问题,提升风险控制质量。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制度建设依据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建设的前提基于两个生产风险理论,一个是海因里希法则(防微杜渐,防范大事故需要从消除小事故做起,要降低管理的重心和难度,将风险管理化被动为主动);另一个是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煤矿生产事故发生多实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发生,若控制事故发生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对此,对应的施工人员要注意煤矿事故的成因,建议对应的事故因果链和风险预警机制,将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2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的价值意义
对煤矿企业而言,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是依从国家强制性经济建设的必要工作。针对生产管理弱的煤矿企业,强调安全生产预警防控机制,可以预防意外发生,且提升煤矿生产的风险预防质量,可实现煤矿生产安全、稳定的目标。此外,基于安全管理为基础的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了危险源可控管理,另一方面实现了生产综合化监督管理。以业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管理计划,可以帮助生产班组及时整改生产问题,建立一个基于生产监督和安全管理的管控环境,也提升了企业的建设质量。从隐患管理和风险规避角度分析,建立PDCA类型的风险管控机制,可以实现危险源检测以及隐患排查管理,可以及时将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实现隐患排查和制度化规范管理,提升考评管理质量。以员工的安全生产要求分析,建立一个安全、有保障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是保证员工生产安全,持续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此,建立科学、安全、合理、现代化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和煤矿生产质量都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3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的措施建议
针对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规模和管理特点,对应的煤矿企业要针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而提升煤矿生产预警质量。
3.1建立风险源识别机制
按照海因里希法则,控制风险源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切入点,建议对应的单位做好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工作,控制机械装置、环境条件、管理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管理要点,做好风险源识别和监督控制工作。首先,建议煤矿企业建立统一化的安全识别管理计划,建立全员参与的理念,引导煤矿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危险源识别工作。其次,采用统一化管理方式,设计危险源识别调查表格,让工作人员上岗前填写对应的数据表,加重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将安全知识预防和管理内容运用到岗位汇总。常见的识别方法还有,FTA事故树的方法、HAZOP(危险可操作性研究)、SCL检查表、ETA事故树的方法等等,从而深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尽量系统、准确地把握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危险源。
3.2危险源监测分析
危险远程监测工作指的是企业以不定期的抽查,系统管理方式,检查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通过分析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的危险源管控和辨识措施,及时判断一致或未知的危险源,预防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再具体的生产监测中,工作人员多借助信息化设备检查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设备操作、人员风险等。但考虑到煤矿生产环境中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对应的生产人员也要加大生产监督管理,结合其他生产事故案例,因地制宜制定风险预警措施,例如考虑事故的形成和消除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监测精度,为及时缓解危险影响,消除危险隐患争取时间。
3.3预警信息传输和处理机制
煤矿生产中,危险源风险预警机制指的是动态性的检测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已知问题,或暴露的一系列危险源。采取针对性的预警机制,可以为管理层提供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警报并及时传送预警信息、结合传递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特点,最终实现管理质量,在较多的风险预警信息中发挥指导性作用。若在危险事故发生前没有感知事故,会加大风险影响严重性,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在基于预警信息机制下,对应的生产单位还应当建立持续监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若存在警情,对应的网络信息系统应当发出警告,将信息主动传给对应的处理部门,经过信息处理后,及时反馈危险源处理机制,以此来实现动态化检测质量。
3.4风险控制措施
由于煤矿企业的特点是不间断大规模生产,以及危险性高等,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将分级风险控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划分不能够容忍的风险为科室不能够容忍的风险、企业不能够容忍的风险,各自制定不能够容忍的风险控制完善清单,有关的部门结合标准加以完善与控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生产单位的建设发展,安全生产成为了每一个管理人员心头重任。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单位经济建设效益,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对煤矿企业危险源进行日常的监测以及辨别,以及预警面临的风险,从而制定控制风险的对策。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特点是系统化、合理性、规范化,其有助于煤矿企业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生产经营风险的控制、避免出现煤矿安全事故。基于安全风险的安全管理机制,煤矿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实际现状进行系统地把握,选用适宜、有效的风险和危险源评价手段,在辨识与评价危险源中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从而迅速地将警报发出,最终制定真正能够实施的安全防范和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念其锋,施式亮,李润求,等.基于PNN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综合预警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0):71-77.
[2]王万丽,崔超.煤矿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煤炭,2018,44(02):91-94+117.
[3]宋陈澄,陈培友,夏宗洋.基于熵权模糊综合法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01):26-31.
[4]高东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232-233+194.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探讨》来源:《石化技术》,作者:乔双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gylw/1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