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中学历史教学穿插 西藏地方史的作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7-09 16:56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地方课程资源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西藏地方中学历史教学中穿插本地本民族历史,对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补充课程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在唯物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地方课程资源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西藏地方中学历史教学中穿插本地本民族历史,对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补充课程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本地区本民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西藏地方历史;穿插

中学历史教学穿插 西藏地方史的作用

  整合地方课程资源,补充教科书的不足,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理论层面讲,我区教师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1]但是在实践层面,通过听评课,我们了解到,教师在运用地方课程资源方面还显不足,对于运用地方课程资源补充任教学科课程的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这点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尤显突出。实际上,对于学习统编历史课程的西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学生较为了解的西藏地方历史,具有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补充课程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本地区本民族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穿插地方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但是所使用的教材是面向全国的,选取的内容是宏观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很难全面地兼顾到全国各地各民族,包括西藏地方发展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知识是比较“遥远的” “全国性的”“抽象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为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按照教科书的编排讲解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那么对于西藏的初中学生来说,不仅在思想上显得遥远并且在现实上无实际意义。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西藏阿里、那曲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图片,说明它们距今5-1万年的历史和与黄河流域发现的旧石器基本上属于同一系统,不仅使学生对历史有亲近感,帮助学生了解西藏历史的起源,从源头探明西藏地方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历史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等重要论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二、穿插地方史有助于补充历史学科课程资源

  基础性、面向全国的特点,决定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只能宏观叙事,不能细微论述,这就为教师在备课中整合课程资源、课堂上补充历史知识提供了可能。

  1.补充历史史实

  教科书中的历史史实,许多都是粗略的,“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在教师的讲述中和教科书的叙述中,可能不都是具体、详尽的,这就会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而学生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2]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补充历史史实,描绘历史细节,使学生通过细节对历史史实有个较为详细的认识。

  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例,“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子目中,教科书中写道“顺治皇帝隆重接见”五世达赖,并配有“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但是仅从教科书中简单的叙述和局部的配图,很难理解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的“隆重”及其反映的政治意义。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展示布达拉宫壁画上“顺治帝会晤五世达赖图”的全景并穿插以五世达赖喇嘛的回忆史料,会有更好的效果。1652 年正月,五世达赖在高级僧侣、满蒙藏官员以及武装侍卫共三千多人的陪同下,从西藏起程,农历腊月到达北京。经过特意安排, 1653年1月14日,五世达赖在南苑觐见顺治皇帝。五世达赖后来回忆道:

  “我们启程前往皇帝驾前。进入城墙(南苑的围墙)后渐次行进,至隐约可见皇帝的临幸地时,众人下马。但见七政宝作前导,皇帝威严胜过轮转王,福德能比阿弥陀。从这里又前往至相距四箭之地后,我下马步行,皇帝由御座起身相迎十步,握住我的手通过通事问安。之后,皇帝在齐腰高的御座上落座,令我在距他仅一庹远,稍低于御座的座位上落座。赐茶时,谕令我先饮,我奏称不敢造次,遂同饮。如此,礼遇深厚”。[3]

  从这段回忆的众多字眼中,足见“五世达赖对清朝皇帝的认同和崇敬,同时也表明顺治帝对于这位在蒙藏地方影响广泛的宗教首领的礼让和尊崇”。[4]从这样的细节出发,不仅能克服教学的抽象、枯燥和乏味,也能更深刻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加强对西藏地方倾心于祖国和中央统治者促进祖国统一的认识。

  2.挖掘历史内涵

  由于教科书的叙述比较简略,不可能事事展开,要使学生能够学懂,教师就要对抽象、概括性的话语进行分析、阐释、说明,使教学内容能够充实、具体、到位。如松赞干布这位藏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不仅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将西藏地区的政治中心定为拉萨,制定了管理社会的各种制度和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创造了文字,而且还通过与唐朝和亲,积极对外学习,促进了吐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藏族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介绍,使学生对松赞干布发展藏族社会的功绩和在祖国统一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有了更加清楚具体的认识。再譬如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关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的命题。在学习古代历史时,学生们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在讲授本节课时,教师能够对古代历史部分“唐蕃和亲”“元代对西藏地方实施有效管理”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等内容再次进行梳理,将会更加加深学生关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观念。

  三、穿插地方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情怀的产生源于对家国发展的认识,而不是靠凭空说教产生的。如果说古代历史展现的是藏民族融入祖国大家庭和中央政权对西藏地区逐步实施有效管辖的过程的话,那么近代史则展现的是藏民族同祖国其他民族同仇敌忾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当代史则展现的是藏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史。三个时段的历史,都具有丰富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以近代史为例,初高中历史教材都比较宏观地编入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抗日战争方面的内容,却并未提及英俄帝国主义对西藏地区的蚕食。实际上,英国在东南沿海发动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控制下的印度政府已经将当时与清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的尼泊尔、锡金、不丹以及拉达克等国家和地区一一转入了英国的势力范围。1841——1842 年,英国怂恿拉达克地区的道格拉斯王室发动了对西藏阿里地区的侵略战争,西藏军民英勇抗击并获得胜利。指挥藏族军民抗击森巴人入侵的噶伦久美策旺班觉,被认为与同时期在东南沿海前线为抗击英帝国主义入侵而英勇捐躯的关天培、陈化成等人一样,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民族英雄。森巴战争和鸦片战争是一次完整的侵略计划的两个进攻方向不同而目的完全一致的重要组成部分。森巴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5]通过这种有人有事有细节有对比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外敌蓄谋已久入侵中国的认识,彰显包括藏民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另外,近现代历史,在外敌入侵和藏族军民反抗侵略方面,还有英印政府1888 年和1904 年发动的两次侵藏战争、民国初期英国策划的西姆拉会议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等内容;在改革西藏经济社会方面,有张荫棠、联豫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新政、龙厦的近代化改革及西藏革命党改革西藏社会政治的设想等;在抗日战争方面,有近代日本的侵藏和藏族的抗日活动等。[6]这些内容,简明扼要地整合、穿插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已故学者任继愈教授也说过,“只有历尽灾难、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才有刻骨铭心的‘翻身感’。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种感受是后来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青年们无法体会得到的,他们认为中国本来就是这样的”。[7]历史课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丰富的西藏地方历史有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教师要学会在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的指导下灵活选用。

  四、穿插地方史有助于学生了解西藏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

  从宏观角度看,从终身发展的目标出发,课堂教学中穿插西藏地方历史,对于学生今后成长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掌握学习西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统编历史教材面向全国,只能零星地介绍西藏融入祖国大家庭的重要个别史实,很难多方面兼顾,不方便本地学生较多地了解西藏地方历史。另一方面,由于课程任务的繁重,加之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有限,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任务尚且有难度,更无法单独另开设课程学习本地历史。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从课程方面了解学习本地区本民族历史。但实际上,学生学习身边的、本地的历史又是比较重要的事情。苏联著名历史教育学家卡尔曹夫说:“我们的周围尽是过去事物的遗迹。如果能够看到它,那怕是局部看到它,如果能够直接接触它,感觉它,对于发展爱护历史、并且主要是爱护祖国的情感,有很大的意义。为了帮助儿童感觉过去,教师在叙述整个祖国的历史时,应当在可能地方使其中有充分的地方史料,仿佛以插图说明似的。”[8]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西藏地方历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较多地掌握本地历史,从宏观上理解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微观上了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为他们从思想上提供历史依据,奠定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而且能够通过教师的课前设计,廓清国内外分裂集团关于西藏地方史中的不良影响和错误看法,帮助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自觉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西藏和祖国的关系,解释和处理民族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关于历史教学中穿插融入西藏地方史的意义,我们姑且言之以上四点。在实际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学懂弄通课程标准,要明确“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要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9]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以课程标准和统编国家历史教科书为本,自觉遴选西藏地区融入祖国家庭的历史、西藏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西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史,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发展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参考文献:

  [1]高峰.藏族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西藏教育,2006(6):34-35.

  [2]叶小兵.知识的延伸[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6 (6):63-64.

  [3]阿旺洛桑加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五世达赖传(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 328.

  中学历史教学穿插西藏地方史的作用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初中历史教学战略要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552.html

文章TAG标签:历史教学论文

声明:《中学历史教学穿插 西藏地方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