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针对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突出表现在融入国学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理解能力,推动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且结合语文教
【摘 要】针对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突出表现在融入国学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理解能力,推动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且结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特点,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路径,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感受成语典故的魅力,深入了解其深层次内涵。
【关键词】成语典故;错位详解;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含的思想精神、人文知识丰富,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价值观念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纵观当前语言教学的现状而言,多存在着课堂教学“墨守成规”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思维的形成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单一的灌输式指导方式下,难以发散学生思维,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受限。文章将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1 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
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融入国学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理解能力,推动优秀文化传承,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1 融入国学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近年来国学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研究学者对国学文化的重视程度提升,也是研究、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时机 [1]。但是结合当前语文教育的情况而言,多存在着国学教育与实际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的问题。国学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其中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对其实施细致解读,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1.2 加深学习理解能力,推动优秀文化传承语文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价值,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语文的魅力 [2]。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成语典故错位详解,能够加深学习的相关知识理解能力,使学生展开联想,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优秀文化的传承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使学生终身受益。
2 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对策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成语情境,加深学生理解;融入生活元素,引发学生思考等方式,实现成语典故错位详解。
2.1 构建成语情境,加深学生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3]。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其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展开想象,对其知识学习、思维的培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以成语典故“背水一战”为例,错位详解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将相关的历史成语典故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打破传统语文课程与历史学科之间的限制,将知识进行整合。教师可以我学生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播放有关于“背水一战”的相关视频片段,播放激昂的音乐旋律,使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字词。比如“釜 : 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筛秦朝末年的历史故事,结合具体的视频及材料等,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皆沉船,破釜甑”的内涵。“破釜沉舟”即代表拼死一战,决心很大。适当的教学情境创设方式下,能够使学生身处历史的氛围之中,在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的激发下,学生才能与语文越走越近,消除客观上的“距离感”,从而提升语文水平。
2.2 融入生活元素,引发学生思考语文教学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思维现状及行为现状等实施教学指导,发挥“教书育人”的价值,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4]。以成语典故“四面楚歌”为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公元前 202 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但是后来关系被打破,在多次征战后,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项羽由于缺乏斗志,在听到四周响起楚歌后,感到自身陷于孤立状态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分析当时的历史环境、人物心理特点等。结合成语典故进行生活现象的分析,比如在孤立状态下,应该保持怎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勇敢面对一切,保持积极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持“正能量”。将学生生活与成语典故相互关联,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合,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都能与历史典故“息息相关”,能够跳出问题看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认知、情感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
3 小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理念及教学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成语典故错位详解,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历史成语典故焕发其魅力,使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储蔚蔚 . 解读成语故事教法 , 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882(33):10-11.
[2] 李 亮 . 彰 显 成 语 的 语 文 教 学 价 值 [J]. 江 苏 教育 ,2018,1204(65):17-18.
[3] 闫 永 虹 . 浅 析 小 学 语 文 实 践 教 学 的 开 展 方 法 [J]. 学 周刊 ,2018(26):32-33.
[4] 王丽丽 . 成语在文言文文本内容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为例 [J].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2017(11):49-51.
相关推荐: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963.html
文章TAG标签:语文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