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汉字学微课”为低年级识字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8-15 13:45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兴起的今天,微课进入了教师的视线,被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将汉字学 与微课进行结合,把汉字学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课堂,为识字课堂注入新的活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兴起的今天,微课进入了教师的视线,被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将“汉字学” 与“微课”进行结合,把“汉字学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课堂,为识字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 汉字学 微课 小学语文 识字课堂

汉字学微课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以汉字学为基础的识字教学,因注重汉字的构字规律,能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识字而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涉及汉字学方面的内容如果单靠课件展示不够形象直观,有些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花费时间较长,汉字文化的融入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容易遗忘,想要再次学习又缺少有针对性的资源,汉字学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微课”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它因主题突出、短小精干、形象生动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让“汉字学” 与“微课”碰撞出火花,以“汉字学微课”的形式运用于低年级识字教学,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识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增加识字教学的灵动性,更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指出, “识字教学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汉字学微课”通过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能有效点燃学生识字的热情。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课 《日月水火》,本课生字均为象形字,也是学生入学后第一次系统地认识象形字。我们祖先造字最初就是从作图入手,所以最早出现的是象形字。上课伊始,教师播放汉字学微课 《仓颉造字》。视频中播放了爸爸带王明穿越时空来到远古时代看仓颉如何造字,爸爸告诉王明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用简单的线条造出最早的字,这就是象形字。然后出示甲骨文象形字“ ”“ ”“ ” “ ”,让王明猜猜这些字是仓颉看到什么事物所创造出来的。微课在此暂停,教师让学生一起猜一猜。学生兴致盎然,纷纷给出答案。教师继续播放微课,爸爸公布答案后,告诉王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也在发生变化,这些是现在的汉字‘水、田、山、日’,你能和刚才的甲骨文对应吗?”学生看到这里都跃跃欲试。学生在情境中和王明一起快乐学习,既了解了汉字的产生,又初步感知了象形字的特点,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突破难点,降低识字难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的识字目标是:“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 3000 个左右,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应达到 1600 个左右。”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一半。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数量多、任务重。在这 1600 个生字中有些生字字形较难,不易识记;有些生字或生字的部件相似,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抓住汉字特点及构造规律用汉字学微课来突破这些难点。如部首“阝”名 “双耳旁”,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同时出现了“阝”在左(降、阵、阴、阳) 和“阝”在右 (邻、都) 的生字。有些学生因部首名称误认为其与耳朵有关,有些学习甚至左右位置混淆。为了突破这个学习难点,教师播放汉字学微课 《“阝”的秘密》,通过视频让学生明白 “阝”在左是“阜” (fù),表示土山,“降、阵、阴、阳”的意思均与山有关;“阝”在右是“邑” (y)表示都城。“邻、都”的意思与城市有关。学生通过汉字学微课了解了部首的正确含义,又能根据部首意思推测带有这类部首的字的大概意思,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又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春夏秋冬》 中出现的“降”字。它在第一学段所阅读的书目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字形看上去比较复杂,似乎与字义没什么联系,所以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播放“降” 的汉字学微课,让学生了解左边的双耳刀表示土山,右上的“夂”和右下的“本”都表示脚,两只脚一上一下脚尖朝下,表示从高处走下来。学生通过微课将 “降”的字形字义联系在一起,轻松地记住了生字。

  三、突出重点,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在每课中都有教学重点。每课的教学重点因字的类别、字形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学重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识字效率。借助汉字的构造规律系统识字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而汉字学微课因主题突出、时间短、生动直观等特点,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 《拍手歌》 的识字重点是了解“隹”“鸟”偏旁的表义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教师出示“雀、雁、鹰、鸡、鹂、鹅”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雀、雁、鹰”中都含有 “隹”,“鸡、鹂、鹅”都含有“鸟”,接着播放汉字学微课演示“隹、鸟”的字源变化,了解“隹”指短尾巴鸟,带有“隹”和“鸟”的字多数与鸟类有关。并借助这两个偏旁记住本课的多个生字,拓展识记其他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如“雉、集、鸥、鸣”等字。又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 《中国美食》 的识字重点是了解偏旁“火”和“灬”的联系,用形声字的方法归类识字。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已经初步掌握运用形声字特点记字的方法。但是有些学生对于“灬” 所表示的含义理解有误,认为是和水有关系。通过播放汉字学微课 《“灬”与水有关吗》,让学生了解“灬” 是火字的变形,带有“灬”的字大多与火有关。了解了“灬”的正确含义,学生就能正确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含有“火”和“灬”的多个生字。

  四、点明规律,引导自主识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单要教会学生生字,而且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能借助方法主动识字。汉字学中指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每一字类都有自己的构字规律和特点,教师借助汉字学微课点明规律,引导学生在认识新字时有意识地先将生字放在其所属的字类里,借助规律,在实践中自主识字。例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小青蛙》 一课,本课生字中的“清、晴、睛、请、情”都是由共同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教师播放汉字学微课 《“青”字找朋友》,根据声旁的特点选取“清、晴、睛”为范例,用生动直观的形式点明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当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尝试运用规律自主学习生字“请、情”并试着交流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最后再次运用规律自主识记本课的另一个形声字“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微课了解构字规律,再通过两次实践,初步习得自主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学生今后在学习和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形声字就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五、拓宽视野,浸润汉字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承载者和见证者。我们在追根溯源时能透过汉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汉字学微课能更生动直观地展示这些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课《“贝”的故事》 时,播放汉字学微课 《“贝”字的秘密》,让学生了解“贝”字的演变经过,知晓在最早的时候,古人将贝壳当成钱来使用,所以带有“贝”的字多和钱财有关,并拓展出示一组带有贝字旁的字。学生了解“贝”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拓展识记了带有“贝”字旁的一串字。又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祭”这个字时,教师播放汉字学微课 《“ ”字的由来》,观看后让学生简单说说各部分的含义,学生明白了“祭”的左上部分表示“肉”,右上部分表示手,下面的“示”是供桌或祭台。古人用手拿肉放在祭台上祭拜祖先或神灵。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古人的祭祀习俗,拓展了视野,并轻松记住了这个字。汉字学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教师仍须注意:汉字学微课要根据识字教学的需要合理使用,有些借助简单图片展示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就无需使用微课。课堂内所播放的微课时间不宜过长,不要挤占学生学习实践的时间。汉字学微课以新的形式为识字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只要合理利用汉字学微课的优势,定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相关推荐:汉字文化发表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999.html

文章TAG标签:小学语文论文

声明:《“汉字学微课”为低年级识字课堂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