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历史时空观念四维度教学目标之探析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9-16 17:10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 要: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2017 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时空观念作出了四个维度的划分。可见,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不可能一跃

  摘 要: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2017 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时空观念作出了四个维度的划分。可见,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不可能一跃而就,它是一个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然而,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渗透还不够,很大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对时空观念不同维度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全面、不透彻。文章旨在对历史时空观念不同维度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探讨,希望对各位历史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时空观念 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 维度

历 史 时 空 观 念 四 维 度 教 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时空观念进行了四个维度的划分,这就预示着时空观念的培养不可能一跃而就,它是一个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

  伴随着时空观念四个维度的明确划分,全面深入地剖析不同维度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已经迫在眉睫。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历史教师就必须搞清楚时空观念四维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这是培养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前提所在。

  维度一:历史时空观念的萌芽阶段

  (一)理解不同历史时间表达方式的意义历史时间是历史时间点和历史时间段的统一体,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时间点和时间段两个方面。历史时间点是明确而又具体的,它具备准确的年份表达。常见的历史时间点表达方式主要有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公元纪年法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时间表达方式,分为公元前和公元两个部分,如公元前 476 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往往精确到具体的哪一天,如 1937 年 7 月 7 日是全面抗战的爆发,也称“卢沟桥事变”。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常用的一种纪年法,每 60 年一个周期,如戊戌变法,因 1898 年是农历戊戌年而得名。年号纪年法是我国自汉武帝以来使用的时间表达方式,如“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建元元年是汉武帝即位的第一年。历史时间点的意义就好比历史上的今天,学生要知道它具体发生了什么。相比历史时间点而言,历史时间段跨度较大,它是一个过程。历史时间段表达方式各种各样,主要有根据距今时间、朝代、皇帝在位时间、世纪、年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民主革命性质、时代特征、战争、变革、运动等来划分。至于历史时间段的意义,要善于把握其阶段特征,进行抽象地归纳和概括。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例,其所处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历史时间段涵盖着历史时间点,历史时间点又寓于历史时间段中。理解历史时间点的意义应从微观层面着手,具体到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当中;而历史时间段则应从宏观层面入手,抓住当时的阶段特征和时代特性。

  (二)理解不同历史空间表达方式的意义历史空间是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的统一体。自然空间主要包括地点和区域,如大泽乡、虎门,它们是地点;再如中原、南洋,它们是区域。自然空间是具体而又明确的,它看得见、摸得着。人文空间包括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文化空间等。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属于经济空间。对历史空间意义的理解,要先确定其具体的地点或者区域,再结合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元素,赋予其人文历史内涵。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它的区域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其目的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其中,美国是高度发达国家、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该贸易区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空间建立在自然空间的基础之上,人文空间寓于自然空间,自然空间又为人文空间提供具体场所。没有自然空间的人文空间是不复存在的,自然空间往往有着人文空间的印记,二者紧密相联。

  维度二:历史时空观念的发展阶段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是紧密相联的,维度一的不足在于将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相孤立看待,维度二则要求将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进行有机整合。

  (一)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定位时间包括精准定位和模糊定位两个部分。精准定位应当具体到历史时间点,模糊定位囊括各种历史时间段。定位空间包括具体定位和抽象定位,具体定位就是指出确切的地点或区域,抽象定位就是嵌入浅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意义。以火烧圆明园为例,先定位时间 1860 年,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然后定位历史空间于北京,它是清朝的都城,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国的心脏。

  (二)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历史年表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活动等按时间顺序排列,具有条理清晰的特点。历史年表种类多样,有中国历史年表、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人物活动年表等。虽然历史年表的类型众多,但都少不了时间、空间和史事三个要素。分析历史年表应以三要素为依据,遵循“三步走”战略。首先把握时间,然后定位空间,最后嵌入史事。历史年表凸显时序性,运用历史年表可以较好地把握某一阶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活动的特征。历史地图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空间下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历史地图直观而又形象。它同样具备时间、空间和史事三要素,所以它也是遵循“三步走”战略。历史地图凸显空间分布,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就好比占据制高点一样,对于树立全局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以《时局图》为例,首先定位时间于甲午战后,然后定位空间于中国,最后嵌入相关史事,即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定势力范围。真可谓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学生通过对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便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

  维度三:历史时空观念的成熟阶段

  (一)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虽然维度二把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进行了一定的组合,但是还停留在个别的、具体的某些史事当中,没能将一些相关的、相近的史事相联系。把握历史时空观念,不能片面地选取某一段历史,而应从宏观的视角来考量,做到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才更有利于把握历史的整体态势。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例,它包括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1898 年的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制;1911 年的辛亥革命,倡导民主共和制;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较长时段中,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这就必将联系到近代中国的一系列战争或相关历史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对较长时段历史时空观念的把握,应遵循全盘统筹考虑的原则。要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善于抓住阶段特征和时代特性,从而有利于对较长时段下历史时空观念的整体把握。

  维度四:历史时空观念的完善阶段

  (一)将历史和现实相联系历史时空观念的最终形成还要联系现实,历史应当为现实服务,为现实服务是历史的价值所在,历史对现实具有重要意义。习总书记在 2019 年 3 月出访意大利时曾说:“鉴古可以知今,才能开创未来。”古代丝绸之路为中意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舞台,如今丝路重生,现在的“一带一路”再次将中意两国连接起来。好些历史问题说白了它也是现实问题,说极端一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注重历史和现实的关联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当今中国和世界。

  (二)不以现代人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都有其特定时代的烙印或阶级局限,不该苛求于古人。要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下,辩证地看待。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仅仅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来判定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恐怕有失公允。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和教育的近代化。以军事领域为例,假如中国没有北洋水师,当时的中国拿什么和日本打?难道八旗绿营还能再战?没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也将大大往后推。所以,洋务运动并非完全失败。然而,洋务运动确实有失败之处,其失败的关键在于还停留在器物层面。加上我们的近邻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也开始了变革,当时日本确实比中国要学得好、学得认真。历史时空观念的达成需要“神入”其中,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历史。若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待他,是对历史的过分苛求。

  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是一个由点到线、从线到面、再到空间立体的过程。历史教师要在全面、深入地把握时空观念各实施阶段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渗透于中学历史教学各个环节当中,才能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李凯.历史这样教:中学历史教学技能[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6

  历 史 时 空 观 念 四 维 度 教 学 目 标 之 探 析相关推荐历史老师论文写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217.html

文章TAG标签:历史教学论文

声明:《历史时空观念四维度教学目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