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的思考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11-23 13:47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 要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专门成立的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根据残疾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而展开。《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

  摘 要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专门成立的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根据残疾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而展开。《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如何根据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是特校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学段听障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 以生活为舞台,以活动为平台,尽量让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 语文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语文学科教学 ;走进生活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

  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障碍,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中,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对正常儿童来说也会让他们如坐针毡,更何况是有听力障碍的残障学生呢?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案的制定中,时刻注重自己所教对象的身心特点,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把生活作为课堂,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上,让他们顿悟“原来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们才能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这样的学习活动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内容走进生活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必要的生活基础。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生活中取材,让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写日记、请假条、留言条、信等各种传统的常用的应用文,随着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QQ 聊天”“百度搜索”“微信使用”等均可成为学生的学习材料。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注意学用结合,当生活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时,他们会觉得原来语文还这么有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不断提高。

  三、搭建活动平台,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活动圈子往往局限于学校或家庭,导致交往面窄,参与的活动少。走进听障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能与正常人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活动平台,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用于乐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

  四川省安岳县是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我因地制宜,利用一年一度的“安岳柠檬节”活动,让学生徜徉在 “魅力柠海”中,赏柠檬花曼妙的花姿,看展销会上丰富的柠檬产品,孩子们用只有他们才懂的语言欢呼着 ;带领学生参观“圆觉洞”“毗卢洞”“千佛寨”孩子们欣赏着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紫竹观音”那妩媚的形态、华丽的仪容,无不为唐宋雕刻大师精湛技艺而折服 ;春(秋)游时,同学们或放风筝,或做游戏,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普通小学开展联谊活动,给听障学生创造与正常人交往的机会。活动后,学生的一篇篇日记、作文给了老师极大的惊喜。这些活动的开展,可谓一举多得,提高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特教人,尽管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路上也充满坎坷、荆棘,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让学习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听障学生一定能和健康孩子一样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

  [1] 陈婉芬 . 特殊学校教育视域下聋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2010.

  [2] 陈向农 . 语文体验式学习是生成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D]. 福建师范大学,2003.

  [3] 张晶红,刘佳利 .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的思考》来源:《内蒙古教育》,作者:杨春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653.html

文章TAG标签:语文教学论文

声明:《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