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高等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维度及实施策略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9-12 16:46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要]教育扶贫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脱贫视野下缩小地区差距的战略举措,是通过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思想指引。目前,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已进入关键时期,已成为我国全

  [摘要]教育扶贫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脱贫视野下缩小地区差距的战略举措,是通过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思想指引。目前,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已进入关键时期,已成为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核心要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解读高校精准扶贫的责任维度,可有效提升高校在我国社会发展及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精准扶贫,责任维度,实施策略

高等教育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通过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贫困是影响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主要障碍,也是公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传统经济理论提示我们,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自然资源及生产力的影响,社会成员思维差异及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社会进步的瓶颈。在这些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公民受教育程度低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探析高校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的责任维度,是促进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独特作用的根本选择。

  一、精准扶贫视野下高校的责任维度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阶段我国消灭贫困的核心条件。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素养、基础教育发展、理性制度模式的根本动力,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托。

  (一)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源,是社会物质文化发展失衡的诱因,是高校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发挥作用的出发点。贫困地区教育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这也是高校发挥作用的关节点:

  首先,服务主体单一。根据经济学理论可知,供需失衡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局域发展需要提高市场参与度的原因,教育发展也是如此。在贫困地区,由于教育主要由政府单一主体实施,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公民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出现了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的瓶颈,师资匮乏及公民对教育重视不足是最直接的表现,因此,教育组织参与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主体单一性是参与主体缺乏竞争意识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互联网技术一方面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它也是造成教育质量差距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信息化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为多途径学习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教育主体意识不足则会进一步增加教育发展鸿沟,从而出现教育质量越高的地区教育发展越快,而落后地区出现恶性循环的可能性,因此,教育服务主体单一与教育资源效率低下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最后,公民缺乏教育意识。由于父辈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了他们的后代对教育重视不足的现象,教育质量及资源匮乏又难以使得贫困人口看到接受教育的直接价值,从而必然会使得他们低估教育的价值及意义。教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随着国家和政府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高校在教育精准扶贫中责任也越来越明确,从而为高校的帮扶策略指明了方向。

  (二)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结果的公平性

  教育扶贫的功能在于促进农村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及提升能力,是通过教育支持提升地区发展潜力的必然路径。精准扶贫视野下,教育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的人们通过思维意识转化获得自我生存的机会,并通过内生发展创新创造,最终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公平,这也是高校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核心职责。

  首先,帮助贫困人口实行意识转化,促进他们的内在动力。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是一种内生式扶贫脱贫方式。由于贫困地区所处自然环境及社会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异,当地人们接触外部文化资源相对较少,导致了人们思维意识的滞后。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可从教育资源角度影响当地居民,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促进教育发展的公平性。

  其次,提升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因而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居民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及教育获得感,是有效提升贫困人口摆脱思维桎梏的方法。接受教育是一项公民权利,是体现我国人民平等的主要维度,通过保障贫困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是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

  最后,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基层植入。共享发展是我国强国之梦的重要理念,是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提升公民受教育程度是完善我国社会发展各项制度的基础,是民生得以保障的价值旨归。精准扶贫理念下,高校参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杠杆,是推进我国社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有力武器。

  (三)增加公民自我发展的选择机会

  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机遇是个体生存质量的体现,而教育则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助力器,只有贫困人口建立了高度的民主精神,他们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首先,高校教育是促进公民建立强烈道德感的阶梯。任何个体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发展定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一性是贫困人口树立自我实现理念的准绳。高校有着完备的教育及继续教育体系,对贫困地区的所有群体教育均有广泛的辐射能力,因而,高校扶贫师资只有帮助贫困人口建构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找到自我实现的路径与价值感。

  其次,提升公民的创新能力。创新与创造是自我发展的重要维度,是充分挖掘贫困人口潜力的思维理念。高校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公民解放思想,抛弃相对落后的理念与生活习俗,而且对于他们突破自我、实现创造价值也有极大的作用。

  最后,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自信与幸福感。由于历史及社会原因,贫困人口面对社会现状及自我价值实现时,通常会有较强的无助感与自卑心理,而这些消极心理因素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很大障碍。教育可以开启人的心智,增长人的智慧,促进人的潜力,启动贫困人口幸福感是教育扶贫的最终目的,也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本质要件。

  二、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策略探析

  高等教育参与精准扶贫是其价值信念的直接体现,是其完善价值使命及社会责任的动力趋向,探讨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策略,是理清高校与贫困地区内在关联的具体路径。

  (一)精准扶贫定位,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教育精准扶贫是指地方政府及扶贫实施主体,对所帮扶地区文化特色、物质条件、人民生活及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价值,从而集中优质资源,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质量。

  首先,创新教育资源,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参与人数。精准扶贫需从根本上扭转当地居民的贫困意识,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与当地人文及资源的有效结合,并不断丰富教育服务内容。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影响过程,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意识和眼界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因此主动发挥高校教育的优势,可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拓展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和思维宽度。

  其次,组织多元形式教育活动,提升教育影响的覆盖率。高校需充分调动教师力量,以加强基层教育及继续教育对农村地区的正向引导,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发展。高校应制定相关的扶贫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创新教学,通过发挥教育与当地资源的融合优势,不拘一格提供教育服务,最大限度增加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

  最后,转变方式,提升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教育是通过思想注入改变受教育者思维理念的一项活动,通过探索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外部体系建设,可有效发挥教育的隐性作用,不断促进教育发展的内涵及创新能力。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高校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体系的有机组成,加强政府与高校的机制合作与资源整合,是提升整体教育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扶贫实施过程中,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意识、提升理念及致富信心是改变贫困的核心要素,是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在精准扶贫战略决策中的必要选择。

  (二)挖掘人力资源潜质,提升高校精准扶贫的公平价值

  人力资源潜质是决定贫困地区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挖掘个体思想智慧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精准扶贫的价值目标是通过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质而实现他们自我发展与自我追求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的落后及民生问题。

  首先,完善教育体制,提升人力资源的贡献率。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教育体制是影响这些贫困地区教育政策和策略实施的重要因素,高校教育扶贫急需解决教育资源的供给侧瓶颈,因此,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促进扶贫者及被帮扶对象的创造能力,且需要特定的价值目标推进扶贫措施的倾向性及驱动力。归根结底,高校在扶贫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通过与政府合作,加强制度安排,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以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各方面的差距,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公平发展。

  其次,提升贫困地区公平与效率的融合度。在社会和教育发展中,公平与效率并不矛盾,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公平强调社会发展的公正、法制、平等与自由,而效率强调以此为发展目标的社会资源利用率,社会发展越公平,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也越高。因此,高校在教育扶贫过程中,要以当地资源类别为准绳,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最大限度促进居民享有资源的公平性,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个体发展积极性。

  最后,保障贫困地区人才机制建设,提高农村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及地区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及智力引进人才,而贫困地区由于资源劣势,优秀人才落户的情形不容乐观。农村行政管理者是引导农村发展的决定因素,优秀的领导者是保障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在扶贫工作过程中,要通过人才输入提升当地行政管理者的创造能力,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领导力,尽快实现精准扶贫的高效实施。

  (三)建构个体价值体系,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个体价值体系包括个人思想意识、思维能力、专业水平、创新潜力等,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能够彰显个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独特性。如果贫困人口能够建构个体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一定的社会财富,则精准扶贫既实现了社会目标,促进了社会公平发展,也实现了当地居民个人目标,即幸福感的提升。

  首先,提升教育渗透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校应集中最优资源,促进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的代际传递速度,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提升贫困人口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创造的能力。加大互联网普及力度,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当地社会发展的融合,尽快提升人口素质。

  其次,发挥学科优势,促进高校专业对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力。高校学科发展旨在服务社会,高校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和企业发展,是教育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维度。高校应建立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通过预测及评估农村产业技能要求和发展趋势进行继续教育,从而培养更多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劳动者。

  最后,建立多层次教育帮扶途径,促进精准扶贫战略贯彻的长效机制。高校要从路径及机制维度建构有利于精准扶贫的实施制度,对参与帮扶工作的教师要给予稳定而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支持,定期考核高校扶贫工作的效果,动态调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失误,通过远程教育、面授学习、社区普及和宣传活动等形式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和自我成长能力。

  高校实施精准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穷局面的重要途径。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增长才智,从而拥有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自我发展规划,而且通过高校学科发展与当地经济的结合,可有效促进当地居民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在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教育扶贫是重要的战略步骤。

  所以,高校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理性思维促进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高校是社会发展中文化影响及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扶贫中体现教育的独特价值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生活能力的核心主体。同时,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航向标,是帮助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引擎,充分发挥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升教育对贫困农村人口的激励及引导作用,是促进贫困居民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07).

  [2]万君,张琦.内外融合:精准扶贫机制的发展转型与完善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3]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7,(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9868.html

文章TAG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声明:《高等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维度及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