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畜牧产业扶贫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及建议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8-15 09:35 隶属于:农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按照《甘肃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的牛、羊、菜、果、薯、药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张家川县依托良

  按照《甘肃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的牛、羊、菜、果、薯、药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张家川县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饲草料和品种资源,坚持把畜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制定和完善了《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张家川县培育壮大畜牧养殖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精准扶贫畜牧特色富民产业培育支持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畜牧技能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形成了一套产业扶贫“1+3”的政策措施“组合拳”。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力地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但是随着畜牧产业扶贫工作的强力推进,牛羊跨区调运频率进一步加快,加之部分养殖场户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引发输入性动物疫情风险增大,牛羊发病的频率增加,已影响牛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效。如何在贫困地区有序开展畜牧产业扶贫,规避动物疫病风险,确保畜牧产业扶贫成效,需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研究。

畜牧产业扶贫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及建议

  1张家川县畜牧产业扶贫现状

  张家川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深度贫困县,现辖10镇5乡255个行政村,总人口34.17万人,农业人口占91.9%。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5万人,深度贫困乡(镇)2个,贫困村142个,深度贫困村78个。截至2019年底,累计减贫11.18万人,1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3.79%下降至0.92%。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按照省市“六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要求,制定了以牛羊养殖为主、兼顾胶原驴和中蜂特色养殖为辅的畜牧产业扶贫方向,2018年以来,按照“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人均按0.5万元,每户最多不超过3万元,原则上一半用于产业发展,一半用于入股、配股到与贫困户发展产业密切关联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全县畜牧产业扶贫共投入资金16805.65万元,购进基础母牛13983头、基础母羊26224只、基础母驴3113头、种公驴51头、鸡13.22万只、中蜂8205箱,有效带动了全县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底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92.32万头(匹、只),其中:牛37.49万头、羊41.26万只;出栏各类畜禽76.72万头(匹、只),其中:牛11.58万头、羊14.23万只。畜牧产业成为全县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扶贫支柱产业。

  2张家川县畜牧产业扶贫过程中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动物养殖设施条件比较简陋

  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数养殖设施简陋、动物防疫条件差,规模养殖合作社(场、大户)防疫硬件条件还不达标,兽医防疫室、消毒池、隔离场所、消毒通道、粪污无害化处理场所、冷链体系等防疫设施配套不完备,不符合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要求。

  2.2动物疫病防控责任意识不强

  近年来,县乡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和驻村科技特派员按照“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的要求,组织专人,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畜牧技能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加大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畜牧兽医基本技能培训,但客观上由于在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对免疫驱虫、消毒灭源、自身安全防护等技术难以完全掌握,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和生物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安全、自身安全和生产效益。

  2.3基层防疫技术力量薄弱

  从县级层面看,防疫队伍受编制限制人员本来就不足,加之全县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又统筹抽调了一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抽调的这些人员组织要求原则上脱离原单位工作,致使县级疫控机构工作人员更显严重不足,正常的业务工作都难以开展,要做到对所有乡(镇)开展全面技术指导,存在实际困难;从乡(镇)层面看,乡(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隶属乡(镇)政府管理,乡(镇)中心工作人员大多从事驻村等与畜牧兽医无关的工作,专职人员仅有1~2名,有的乡(镇)甚至没有专职技术人员;从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状况看,由于报酬较低,致使村级防疫队伍存在队伍不稳、人员老化、素质偏低、后继无人等问题。

  2.4乡村动物疫病诊疗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畜禽大多属散养户,没有形成一定养殖规模,所以也就没有专职兽医,因此畜禽疫病防治主要依靠乡村兽医,而张家川县乡村兽医诊疗力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兽医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水平不高,导致畜禽生病大部分低价出栏或屠宰,严重影响着畜牧产业扶贫成效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2.5畜禽调运监管不严

  由于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大部分投放到畜牧养殖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养殖积极性,增加了畜禽的流通性。但在流通的过程中存在调运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调入畜禽产地检疫落实不到位,调入后隔离观察制度落实不到位,重大动物疫病补免措施落实不及时等问题,给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2.6动物防疫管理难度加大

  兽医体制改革以后,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划归乡(镇)政府管理,更名为乡(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致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不能很好落实。从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基层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致使乡(镇)动物防疫力量严重弱化,已对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畜牧产业扶贫政策的带动,贫困地区从事动物养殖的农户大幅增加,动物流通频繁,导致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增多、工作量增大,而动物防疫监管又不能跟上,这无疑加大了动物疫病的发生风险。

  3对策及建议

  3.1深入开展宣传培训

  针对当前动物防疫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督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实施畜牧产业扶贫工作中要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规定,树立“发展生产与防疫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结合贫困村畜牧产业扶贫规划和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畜牧技能培训)支持计划,紧紧围绕养殖贫困户需求,以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动物防疫基础知识、重大动物疫病及其常见病防、生物安全防护等为主要内容,制定宣传培训计划,组建宣传培训团队,指导开展科学饲养,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畜禽养殖和防疫技术水平,增强群众主动开展动物防疫的意识,切实做到群防群控。

  3.2切实做好调入活畜禽的免疫工作

  县乡动物防疫机构要全力指导养殖贫困户,提高疫病风险防控意识。从省外引入和省内跨区域调运的商品畜禽,调运单位应主动向乡(镇)畜牧中心通报,对调出地、调入地和调运过程要开展动物疫病风险评估,避免从高风险区域调入易感活畜禽。严禁在疫区和布病免疫区购进畜种,购进畜种必须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通过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由乡(镇)畜牧中心及时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化免疫,对牛、羊进行口蹄疫免疫,对应兔羊只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对家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确保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同时,因地制宜做好气肿疽、羊四防等地方流行病的免疫注射工作,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3.3强化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

  加强布病检测净化工作力度,按照布病“免、检、消、杀、管”的综合防控措施,对贫困户引进的羊只全部由乡(镇)畜牧中心负责采血进行布病检测,及时对布病阳性动物进行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包虫病防控力度,按照“月月驱虫、条条驱虫”的原则,做好家犬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3.4加强养殖场(户)防疫监管

  落实动物防疫分片包干责任制,对规模养殖场(户)实行“一对一”监管,严格落实门禁、消毒、隔离、免疫、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等各项制度,规范免疫程序,强化养殖档案管理,定期开展免疫抗体检测,对免疫抗体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及时进行补免,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

  3.5扎实开展消毒灭源

  消毒灭源是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要监督养殖、屠宰、交易等管理相对人认真履行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扎实做好集中消毒灭源和常态化的消毒工作,有效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县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督促养殖场(户)建立和完善消毒制度,做到定期消毒和日常消毒相结合,严格按照消毒规程,确保消毒实效。

  3.6重视基层兽医诊疗体系建设

  加大执业兽医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以执业兽医为主体、乡村兽医为补充的兽医诊疗体系,鼓励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按照农业农村部《牛羊常见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要求,为养殖场(户)提供动物诊疗服务。同时,组织发动县乡畜牧兽医人员针对养殖场(户)实际情况,建立联系制度,指导解决牛羊常见病的诊治,助推养殖产业扶贫工作。

  3.7强化动物防疫队伍管理

  以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主的兽医从业队伍,仍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规定,严格落实官方兽医资格确认、执业兽医注册、乡村兽医登记管理、动物诊疗许可、村级动物防疫员聘任管理制度,为畜牧产业扶贫提供兽医技术保障。

  3.8创新动物防疫管理新模式

  动物防疫工作重在基层,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全力争取县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增加工作经费的倾斜支持,解决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在岗率低的问题。充分运用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等有关政策,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兽医从业人员建立动物防疫合作社或公益性服务公司,推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切实转变动物防疫工作方式,解决防疫人员报酬低,防疫队伍不稳定,免疫效果差等实际问题。

  《畜牧产业扶贫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及建议》来源:《甘肃畜牧兽医》,作者:杨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4910.html

声明:《畜牧产业扶贫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