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06-05 09:11 隶属于:农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在各个层面的期待与要求也显著增加,这些都推动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变,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生态环境承受的冲击与压力也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在各个层面的期待与要求也显著增加,这些都推动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变,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生态环境承受的冲击与压力也在提高。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下,虽然我国各地加大了对石漠化的治理投入,但存在的实际问题还较多。由于石漠化治理的复杂性,不少地方呈现的态势更加严峻。对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石漠化的发展最终会危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建设。为此更加需要分析石漠化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整改,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1石漠化问题

  石漠化是指石质荒漠化,主要出现在亚热带湿润地区,直接影响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缩减被用于农业生产等的土地面积,使地下基层岩石逐步裸露,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加快土壤流失。以往石漠化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石灰岩地区比较常见,这些地区土层较薄,一般小于10cm,在不少专家研究中,一些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实际的诱发因素并不主要是自然环境,而是人们的基本生产活动。在生产建设中被忽视,存在较大范围的陡坡开荒、乱砍滥伐,这些都不能有效保护地表的土壤,导致地表长时间处于干燥和大风环境中,直接加剧了土壤流失的情况发生,导致基层岩石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这些是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1]。

  2石漠化问题出现的原因

  2.1自然环境因素

  对石漠化而言,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自然环境是基础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岩溶区实际包含的硅酸盐数量较大,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异性,在形成土壤上有较高的难度,这些是导致石漠化出现的主要诱因。再加上滇中、滇东等地区在地理空间上远离海洋,居于内陆地区,地势较高,如果遇到较大的雨水冲刷等,都会增加土壤被侵蚀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形成石漠化的基本诱因。

  2.2人为方面因素

  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一些地区石漠化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我国岩溶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滞后,缺少基本的天然能源资源,当地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森林等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过度采伐严重,破坏当地土壤的完整性。在岩溶地区,樵采是一种基础性的生产作业行为,每年的实际发生量非常大,但樵采缺少科学的指导与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岩出现裸露现象,加快了石漠化问题的发生。岩溶地区经常出现大量降雨,地表土壤会长时间受雨水冲刷腐蚀,直接冲击地表较为浅薄的土壤,是一些地区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原因所在[2]。还有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中缺乏基本意识,随意开垦荒地,增加了林草被损毁的可能性,随意增加现有的耕地面积,由于这些生产行为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导致土壤大面积流失,大大缩减植物覆盖面积。

  3新形势下推动石漠化问题治理的基本策略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主旋律,在实际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上,对石漠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重视石漠化治理。

  3.1加大石漠化治理,妥善安排资金支持

  从整体上看,虽然我国对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基本情况也有了显著改善,但实际治理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地方的石漠化问题还非常严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石漠化治理上采用的方法科学性不够。为此,在石漠化治理上要加大基本宣传,加大在石漠化治理上的资金投入,加快专门整治领导小组的成立,全面把握石漠化发展、治理等。对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结合政府与人民群众,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各项治理中,在政府牵头下,鼓励社会资源投入到实际治理中,更好地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及设备,有效遏制石漠化问题。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要求,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把握石漠化的危害性,强化对自身生产建设行为的约束,积极采用更加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3.2合理应用造林技术,提高石漠化问题治理水平

  植树造林是治理荒漠化最有效的方式,这一点在我国各地石漠化治理上已达成共识。依托于植树造林,不仅能够加快石漠化从源头上的治理,而且还能显著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借助植树造林还可以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借助植树造林的方式应对石漠化,需要科学选择树种,要深入勘察了解石漠化地区的自然环境、土质特点等,选择适宜当地的树种[3]。针叶树种是最为常见的用于治理石漠化的种类之一,在长期的石漠化治理中,川滇桤木、滇合欢、银荆、杜仲、酸枣、苦刺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适应性强,可以健康生长。同时,如果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植树造林,一般选择针叶类植物,其适应性强,生命力也相当强,能够有效控制土壤流失速度,还能够借助自身的作用有效蓄水,稳固地表土壤。必须严格控制苗木质量,直接影响石漠化治理成效。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有效把关种子,确保所选的树种是良种,在外观把握上,要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需要按照标准要求消毒种子,才能更好地播种与成活。要足够重视苗木的实际管理,定期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各种常见的病虫害问题。石灰岩溶地区,需要选择较为特殊的手段治理造林。在造林工作中,必须保护原有的植被面貌,原有的植被类型可以保护山体,还能够对新种植的苗木起到一定的遮挡保护作用,保障新栽植苗木的实际成活率。种植苗木最好选择单一的物种,便于养护,种植成功后,还要增加山体种植作物的品种,可以丰富林区生态系统,呈现更加明显的弹性优势,有助于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成效。由于石漠化地区的情况非常复杂,在实际造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基本情况作出合理调整。

  3.3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导致石漠化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是在长时间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石漠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解决石漠化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结合石漠化严重地区的基本情况,选择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如石漠化治理要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植被,确保种植植被的成活率,同时还需要结合生物治理的基本方法,才能保障石漠化治理效果。在一些石漠化区域,土壤较浅薄,可设置土墙改变这种现状,为苗木的生长成活提供相应的支持。同时,在实际治理中,还需要选择一些耐寒性强的植物,减少对土壤中养分等的依赖,提升植被的成活率。

  3.4加大投入,确立生态评价机制

  在社会发展中,石漠化的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石漠化治理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但在实际落实上,基层政府部门的积极性不够,基于全力推动石漠化治理的考量,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结合各种形式的评价及排名等,让各县、乡石漠化治理单位也能落实行动,加大力度治理当地的石漠化问题。另外,还要增加治理预算,不能一味地植树造林,还要引进先进的理念和设备,让治理工作更有成效。上级治理部门要评定下级的治理工作,参照既定的指标,比对工作成果,确定其治理效果,并指派专业人员监督工作,切实提高治理工作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是分析了石漠化基本问题,明确了导致石漠化的基本原因,进而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石漠化问题治理,这对加快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景恒.探究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16(16):173.

  [2]阳文良.浅析石漠化危害及治理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6(2):18-18.

  [3]李春梅,李春玲,杨岚,等.浅谈文山州石漠化的现状及其治理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7(3).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来源:《现代园艺》,作者:郑铭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6544.html

声明:《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