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5-07 09:18 隶属于:文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检验的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彰显着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语言充满艺术性,才能产生舌灿莲花的美妙教学效果。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对于小学教师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检验的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彰显着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语言充满艺术性,才能产生舌灿莲花的美妙教学效果。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本身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需要丰厚的文学底蕴,也需要精湛的语言运用艺术;对小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的语言,感受课堂的温度,感受文本的魅力,从而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水平,乃至审美能力。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做一阐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

  一、重视教师语言,营造魅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记叙文,还是古诗,都充满着浓厚的文学气息。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对话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准备预习阶段,教师已经开始了数次与教学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精研文本,设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为自己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的语言衔接做好充足准备。如,从导入环节的方法引入,到授课过程中的阅读活动,乃至多元评价的适时介入,都需要教师通过语言艺术表达出来。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教师需要提炼文本的精髓,小到字词句,大到内涵思想、深层蕴意等。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通透理解而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从而引领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文本,并与文本对话,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表达出来。可见,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既要有行云流水的顺畅,也要有跌宕起伏的情感迸发,唯有此,整个语文课堂才会魅力四射,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语言引领中深入感受文本、体悟文本,与文本做零距离的接触,从而获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课堂实现高效运行。

  二、力求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像例行公事一般,一上课就要求学生翻到第几页,看看题目,读读文章,这样的语言就像是白开水,淡而无味,小学生也深感学习的无趣。显然,老套的开场白与不加修饰和结合教材准备的语言运用,让小学生体会不到语文课堂的精彩,传统的机械化的讲解容易让学生心生倦怠,没有激情。而当教师有“预谋”地设计导入环节,根据所教内容,运用或激昂、或悲痛、或欢喜、或沉闷的语言引导学生融入到文本之中,其效果与“白开水式”的讲解会截然相反。因为,语文教师的激情通过自身形象、通过语言艺术流畅地表达出来,学生观之如沐春风,听之或如雷贯耳,或情随所动,对于文本的了解、品味、鉴赏都会饶有兴趣,执着探究,从而促进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多元艺术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语言美也是一种美,这种美能够让原本沉闷的心欢喜起来,这种美也能让落后的学生重新昂起头勇敢向前。这不仅是语言的魔力,还是一种无形的利器。让骄傲者收敛锋芒,让失败者重新站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讲授教学内容,还需要无时无刻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关注和评价,里面既有激励,也有艺术性的批评;既有肯定,也有对错误的指正。当学生朗读文本有声有色,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评:“这一段,你读出了感觉。其中的重点字词情感表达准确,发音轻重有别,深深打动了我们。”相信这样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更能给其他学生一些启发和点拨。当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具有引导性的评价后,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还能真正体验阅读的乐趣,并对教师提到的不足之处给予思考、改正,由此,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认知,对文章情感基调进行把握,对整个主旨思想进行深入了解。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单一的语言表达,还可以渗透到学生所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如,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等,教师把评价的机会给到学生手中,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通过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该如何评价,从而拉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评价则成为学生进步的助推器,不仅心情愉悦,而且还能获得更多语文知识,帮助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运用不可或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学修养,锤炼语言,才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模仿感,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不断提高,从而语文课堂才会变成智慧火花相撞的精彩课堂,教师与学生才能一起成长、携手共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来源:《甘肃教育》,作者:李延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4001.html

声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