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当代玉雕审美趣向刍论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08-25 08:55 隶属于:文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中国传统玉雕的神巫属性和道德属性赋予其神圣而庄重的历史内涵。在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今天,玉雕工艺所承载的价值意义发生了很大改变。玉雕工艺是当代工艺美术的

  中国传统玉雕的神巫属性和道德属性赋予其神圣而庄重的历史内涵。在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今天,玉雕工艺所承载的价值意义发生了很大改变。玉雕工艺是当代工艺美术的主要门类之一,当我们对其审视和研究之时,不能一味注重历史意义而忽视现实意义。当代工艺美术的研究成果较之于其他学科仍旧非常薄弱,具体到每种工艺美术项目的研究则更加贫乏。这里所讲的当代玉雕主要是指以和田玉为载体的雕刻工艺,它既具备当代工艺美术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玉雕在当下与时代的互动中已逐渐形成新的审美趣向和时代风貌。

当代玉雕审美趣向刍论

  一、形制小品化和风格简约化

  小品本指佛经的节文。《世说新语·文学》引《释空经》云:"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玉雕小品相对于形制宏大、题材庄重的玉雕作品而言,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自如,在雕刻题材上更加丰富多样,在抒发作者个性上更加自由开放,由此逐渐登上玉雕的坛坫。玉雕小品并非当代独有,在中国古代已广泛存在,但是在相应的每一时期均不是玉雕工艺的主角,而规模、气度、格调及内涵均在玉雕小品之上的大型玉雕作品才是中国传统玉雕的主体。比如雕刻于乾隆时期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其工时之长、耗资之昂、器形之巨、琢刻之精,可视为清代玉雕的巅峰之作。近代及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海玉雕厂繁盛时期,诸如山子、炉瓶及仿古大件作品的大型玉雕制作仍旧是玉雕工艺创作的主流。改革开放之后,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玉雕制品渐渐失去玉坛宗主的地位,而玉雕小品蔚然成林,成为传播最快、受众最广的玉雕品类。这其中固然有原材料稀缺和价格飞涨的客观因素,但玉雕小品中所反映出的审美趣向和时代美学则是玉雕小品勃兴的主因。相对于炉瓶、山子、仙佛人物摆件等大型玉雕而言,以玉牌、把件、挂件为主的玉雕小品往往兼容并蓄各种题材,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兽禽等无所不包,甚至将在现代生活中才产生的事物纳入其中。比如汽车、手枪、手机等现代化物品,再如东方明珠、鸟巢等现代化建筑,以及着现代服装的人物等等。这大大扩充了玉雕的表现空间。玉雕题材的丰富并没有使繁缛富丽的玉雕风格得到延续,相反的是,当代玉雕向着更加轻灵简约的风格转变。类似炫技式的雕琢工艺在当代玉雕工具大幅革新的今日已不难实现,而复杂繁缛的玉雕风格亦呈式微之势。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大繁荣,同时人们的精神压力亦与日俱增。去俗、释压、遣情是现代化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普遍心态。现代人对玉雕的追捧和赏玩已不再像古代那样赋予玉太多沉重而庄严的道德意味,在经济价值之外,人们所追求的更多是玉雕题材中的闲情逸致以及在赏玩之中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能够近身把玩成为当代玉雕的主要特性,所构建的是人与玉之间轻松、自由、和谐的相互关系。大型玉雕的形制以及繁复邃密的风格显然不能满足当代人近身把玩的正常需求。所以,当代玉雕的小品化和风格的简约化完全迎合了世人的审美趣向。

  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广泛借鉴

  早在明代,就有少部分文人开始特别关注器物以及制作器物的工匠,并给予高度评价。如晚明文学家张岱在《诸工》一文中称当时以制作竹器、漆器、铜器等工艺闻名一时的工匠,"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并发出"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特人自贱之耳"的感慨。张岱认为从事工艺制作的能工巧匠可与上层社会的缙绅先生平起平坐,足见其思想的开明与通达之处。但晚明文学家对民间工艺的赞誉并没有改变从古至今文人重道轻技的传统。这种传统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不良后果,直至今日,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其他学科。徐艺乙先生曾不无遗憾地说:"从历史上看,文人士子对于传统物质文化及其研究多不屑一顾,他们依照中国古代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行事,崇'上'而鄙'下',能够心平气和地'坐而论道',却不愿意以正眼看待器物以及制作器物的工匠,这样的意识作为文人的传统一直影响到近代。"徐先生一语道出工艺美术尴尬的文化地位以及历史成因,可谓切中肯綮。与当前工艺美术理论的滞后所不同的是,工艺美术的相关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以玉雕为例,传统玉雕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并不广泛,而当代玉雕大胆吸收其他艺术成果。当代玉雕吸收的艺术种类包括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年画、剪纸、皮影、刺绣、雕塑以及西方美术等等,这其中既有民俗艺术,又有高雅艺术。这些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与和田玉充分结合之后,焕发出鲜明别样的艺术活力。比如从事当代玉雕阴刻技艺的能工巧匠,他们多具有专业的书法、绘画和篆刻功底,不仅将中国传统各体书法之美尽情展示于作品之上,而且以独特的工艺将传统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之美在玉雕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大丰富了当代玉雕的审美内涵。中国文人诗、书、画、印传统四绝之中并没有将玉雕括含在内,其中印是特指明清以来以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等硬度较低的石材为载体的文人篆刻。而在当代玉雕之中,已见有专业的篆刻家从事玉印的制作,这些玉印作品上承秦汉玉印贵族风貌,下接明清篆刻文人传统,极大地拓宽了玉雕的表现功能。再如流行一时的裸女玉雕,则充分借鉴了西方人体造型艺术。而有些玉雕工匠则利用玉石鲜艳的皮色将皮影和剪纸中的人物形象巧妙地琢刻出来,惟妙惟肖。当代玉雕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玉雕的言说体系在横、纵两个方向得到扩充,这也契合了当代人丰富多元的精神生活和审美趣向。

  三、对有色玉种的接受

  白玉一直是玉石雕刻和收藏的主流门类,然而在当代却悄然发生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白玉籽料皮色的追求。二是对白玉之外其他有色玉种的追捧。白玉籽料的皮色种类丰富多样,如枣红皮、洒金皮、秋梨皮、乌鸦皮、油烟皮等等,林林总总。这些绚丽多彩的皮色已然成为和田籽料的标志。当代玩家、藏家或玉雕工匠在追求玉质的同时亦热衷于追捧和田籽料的皮色,甚至为了追求上等的皮色而不惜大大降低对玉质的要求,籽料有无皮色成为影响其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籽料丰富的色彩赋予了玉雕工匠无穷的想象力,于是利用皮色大胆地雕琢各类题材,相对于单一的白色玉质而言,艳丽夺目的皮色在雕琢之中无疑更具表现力。而和田玉除白玉之外的黄沁、黄口料、碧玉、青玉、墨玉、青花、桃花玉、翠青等有色玉种同样成为近年来玉雕热捧的对象。同一有色玉种之中又因矿口不同而又可分为很多细类。每一种细类因色差而又形成独特的面貌,故而各自在市场中皆有大量拥趸。以碧玉为例,传统碧玉雕刻以和田籽料和玛纳斯料为主。和田籽料碧玉虽然颜色鲜丽,但难有大器,而且多夹杂着黑色斑点。玛纳斯碧玉颜色多深沉黯淡,玉质同样多不纯净。但随着近年来俄罗斯碧玉矿口的开采,一大批优质碧玉种类走向中国市场。尤其七号矿碧玉色泽鲜艳,质地纯洁,加之精湛的雕工,产生了诸多艺术价值很高的碧玉作品。近三四年,又有开采于其他矿口的优质碧玉,如鸭蛋青、粉青等等纷纷走向玉雕车间,走向市场。这几种碧玉的色泽并不尽一致,而是有着明显的色差,但只要玉质细腻,同样能产出高端玉雕精品。鸭蛋青、粉青所呈现出的饱和度不高的蓝灰色调与当前国际流行的莫兰迪色系不谋而合。尤其以表现书法和国画为主的阴刻玉雕工艺在与鸭蛋青、粉青等碧玉结合之后,产生了与包括白玉在内的其他玉种结合所难以表达出来的艺术效果。当代玉雕已不再单纯地以和田白玉为创作的主要载体,越来越多的有色玉种开始扮演玉雕工艺的重要角色。

  结语

  当代玉雕反映出的多重审美趣向不仅受到玉雕工艺自身发展内部规律的影响,更与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美学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思想的解放,玉雕作品会越来越多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和生活。人们在高度紧张的社会节奏中,对艺术的追求往往注重闲适、自然之风,而淡化深沉、庄重的意味。玉雕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门类,越发呈现出生活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审美特征,充满近代人文气息。当前学界对当代玉雕的研究成果依然相当匮乏。以上三种审美趣向在某种意义上已反映出当代玉雕发展的未来趋势,它所构筑的新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当代工艺美术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第四, 北京,中华书局, 2011:229

  [2](明)张岱撰,马兴荣校《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北京,中华书局, 2007:60

  [3]徐艺乙《工艺文化译丛总序》, 见(日)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之道》"丛书总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1:4

  《当代玉雕审美趣向刍论》来源:《上海工艺美术》,作者:杨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6945.html

声明:《当代玉雕审美趣向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