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间的关系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8-07-06 16:45 隶属于:政法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两者是相互融合的、相互促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的需要,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两者是相互融合的、相互促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的需要,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相互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儒家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强调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反对封闭、教条的文化,更加强调吸收各大学派的优秀成果,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1]在社会理想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在现实社会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通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1.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提高、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发展规律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个是科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体系。但是,马克思主义也是现实的,它解决的是19世纪欧洲的具体现实问题,因此它具有着独特的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兩大规律解释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即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且更加科学的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一盏指明灯。

  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理论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14亿人口和8000多万党员,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不仅有着多变的国内环境,还有时刻在变动的国际环境;坚持走在马克思主义领导核心作用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才会在复杂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马克思主义要想合理运用、发展,就必须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与当时传统文化相一致。

  2.这是中国社会自身发展、实践的需要

  俄国因为十月革命爆发而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也迎来了布尔什维克,中国的面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革命道路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党内业面临的各种困难险阻,各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错误都曾阻碍革命进程。中国共产党人也深刻的认识到“一味地无条件的吸收外国东西,只会吃大亏”。中国共产主义者深刻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相互促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快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速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这一问题,曾出现过几种片面的观点:第一是偷换主体,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是我们要认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部分,它既不能完全取代也不能独立个体,它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是“全盘西化”,“现代化”最早是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所以“全盘西化”就是按照西方文化的模式来走中国路子,认为就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是“文化复古论”,将传统文化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过分夸大儒家学说,完全否定西方文化的优点与好处。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而奋斗不息,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发展。沿着历史的进程,我们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现实,使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只有对自身民族文化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我国传统文化;只有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才会在接受外来东西时不迷失自我,才会更加懂得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型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避免了传统文化出现“文化复古”现象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传承着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以重造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既有民族文化的特点,又有社会主义独特的一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必要的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创新的。“文化复古”不仅将文化看成一成不变,还脱离了社会与现实的实际情况,最终会走向极端道路。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时俱进的一个过程,它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正处于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不仅要定位好自身位置,更要看清楚世界,只有积极借鉴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对于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观点新思路,充分及时的去了解、去消化,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一方面,把国外新事物客观真实地展现在国人面前,引入优秀的文化思想,积极打开人民视野;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对外宣传,把中国形象以更好的方式传播出去,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更加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2.防止传统文化出现“全盘西化”现象

  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在被迫接受压迫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洗礼。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逐步向西方文化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学习。然而,西方文化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照搬”、“移植”的现象,他们试着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而没有考虑其后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并不是完全否定西方文化,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优秀的西方文化要坚决地吸收和利用,按照时代要求,根据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科学理论成果,要让马克思主义很好的造福中国就必须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大产物,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且在文化创造过程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采取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一方面破除封建传统旧文化,建立新文化;一方面又强调中国古代文化中优秀成分,继承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些方针与政策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在这一时期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素养与文化担当;

  邓小平理论中有很多都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和平与发展”,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更加更好的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仅要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也要继承;不仅要反对中国封建文化,更要抵制资本主义那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这些优秀的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精髓及其倡导的“四有”公民文化精神都極大地反映了我党对我国公民进行文化教育的殷切期盼,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突出表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进行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方面的担当与情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使中国人民享受到多姿多彩的文化气息,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能领略到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和作品;这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党的事业走向21世纪,反映了我党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展现出的文化责任意识与文化自觉意识;

  科学发展观既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中国要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影响力,不仅是经济上的,也要大力抓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建设,这些不仅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和平发展的目标和决心;这些使我国的文化地位更加重要,也表现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化大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文化担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生活习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升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一系列创新性观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结晶,与时俱进,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促进与融合,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好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为传统文化的革新与再创造提供借鉴作用,运用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更加深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

  政工师评职可投稿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月刊)是全国唯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体系为宗旨的大型学术理论刊物。本刊面向现实、面向当代,刊登探讨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论文,提供丰富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信息,是一切从事教学、科研和宣传的理论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党政干部以及所有关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人们的忠实朋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zflw/8988.html

声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