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8-20 14:12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做出的教学内容突破。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以语文教学为基础, 符合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满足了学生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做出的教学内容突破。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以语文教学为基础, 符合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满足了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语文教学的需求。 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情况下, 怎样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 构建教学新模式, 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文章在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内涵后, 提出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教学; 信息技术; 对策建议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目前, 学校的课程教学大多处于学科各自独立的状态, 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以相应科目的教师为传递媒介, 既缺少社会实践又缺少学科联系。 有鉴于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旨在通过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增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能力的提升。 相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所强调的整体、 实践和综合, 语文课堂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通过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面向社会, 体会自然, 探索更丰富有趣的知识。

  一、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1.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以往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理念陈旧,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难以得到保障。 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 借助电教化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能够深度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材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设计独特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善用信息技术, 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有关综合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就不难实现, 且在推动教师教学研究的发展, 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均有实效。

  2. 基于信息技术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原则。 第一, 实践性原则。 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要落实到实践中。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文, 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处处涉及语文知识, 它既是学生生活的必需品, 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手段, 可见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是非常鲜明的。 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要本着实践原则, 让学生体会语文魅力, 拓宽学生视野。第二, 自主性原则。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要求转变教学主体, 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提倡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教学中, 并自主地进行活动学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设计, 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参与活动的氛围与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投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资源提供和引导的作用, 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第三, 兴趣主导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唤起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 这也正是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要求, 即在调动学生兴趣的情况下, 将语文学科的内涵深化, 并且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贯穿其中, 达到打破学科壁垒、 彼此融合的目的。 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 喜欢新鲜事物, 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 而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 从而促使学生逐渐爱上语文, 乐学语文。

  二、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利用信息技术, 生动理解文字内涵。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是小学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时, 应当避免枯燥反复的机械记忆, 以小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 将那些容易混淆的生字生动地描绘和呈现在多媒体上。 例如, 为了辨识 “籍” 和 “藉” 这两个形近字, 教师多采用词语辨析法, 以组词的方式分辨字意, 进而记忆字形。 但是这个方法很难令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效果不佳。 多媒体的作用就体现在了这里: 教师可以抓住 “籍” 这个字的部首 (竹字头)做文章, 把 “籍” 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用视频播放出来, 让学生了解古人所阅读的书籍是以竹子为原材料制成的竹简, 而非现在人们所常用的纸张。 通过观看视频, 学生既从字源上辨析了生字词, 又对书籍发展的历史有了简单的认知, 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和对文化的理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 刺激学生感官认知。 信息技术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优势在于它能够以形象、 立体、 丰富、 生动的呈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吸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 比如语文课上的朗读活动, 不能只局限于 “带读” 与 “跟读”, 还应当做到在 “示范” 教学下, 引导学生自己开口朗读。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如运用动画将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 调动学生的听觉、 视觉等多方位感官认知。

  3. 利用网络终端, 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网络发展日益成熟, 这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教师可以构建促进师生关系的互动平台, 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移动终端这一平台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时间, 随时随地学习, 学生只要遇到问题, 就可以在平台的留言板或者讨论区留言, 教师或同学均可参与解答和讨论。 这种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尤其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 这个平台无疑是他们表达观点和思想的最佳渠道。 这个平台也让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日常关注点都一一展露, 为教师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此外, 教师还可以把一些资料放在终端上, 作为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 学习。 例如, 在学习 “文成公主进藏” 一文时, 教师可以先在学习终端上提出 “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故事在老百姓口中广为相传, 请同学们让长辈们也讲一讲他们所了解的文成公主”,学生纷纷留言, 描述在自己或家长眼中, 文成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然后教师将与文成公主相关的部分历史知识放在平台上, 抛砖引玉, 要求学生各自搜集一些资料, 加强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 由于有了之前在学习终端上的讨论, 当进入实际的课堂教学时, 学生已经对相关的历史、 地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就实现了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 彼此印证的目的, 完成了以学生探究为基础的综合性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 把它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联系在一起,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课堂情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 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汪威强.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36):122-123.

  [2] 张师善.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31):63-64.

  [3] 万银洁.从课程出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2,4-10.

  相关推荐:小学教师论文投稿投哪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930.html

文章TAG标签: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论文教学论文

声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