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绞缬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7-11 10:05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本文希望通过笔者16年的绞缬设计教学经验积累和优秀的学生作品成果展示,以及笔者初始的绞缬设计产品市场化体验,来阐述扎染教学中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强调个体自主性

  本文希望通过笔者16年的绞缬设计教学经验积累和优秀的学生作品成果展示,以及笔者初始的绞缬设计产品市场化体验,来阐述扎染教学中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强调个体自主性开拓带来的教学成果,建立以二维设计构成为造型方法论的扎染艺术设计体系。学精绞缬可为服装、家居等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色彩、材质、肌理造型等多方面的设计综合能力培养。

绞缬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1绞缬的概念

  绞缬又名撮缬或撮晕缬,在民间通常称为“扎染”,是一种对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图形的印染方式。绞缬的起源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印染技艺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民间已熟练掌握绞缬技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发展积淀。绞缬特殊的视觉语言传承和发扬,更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来链接现代时尚设计。

  2传统绞缬教学现状分析

  2.1相关绞缬设计教材内容陈旧

  时下关于论述绞缬艺术的内容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当我们真正抛开这些“标题党”的字眼描述,触及如何设计好内容本质以及成果时,发现所谓的设计宣言往往是方法的罗列和例证的堆砌,设计内容上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仅仅是忽略视觉后的技术方法解析而已。设计成果大多也传统且缺乏美感,更多仍然仅是一门手工艺技巧的学习。

  2.2传统绞缬教学的核心仅为简单的技术引导

  传统绞缬艺术教学课时短缺,教学内容多以教师的示范为主,没有相对完整的课前设计规划和精密的步骤部署,仅强调一门技艺的粗浅掌握,缺少学生自我思维的培养和设计思考。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也较单一,面料材质主要以棉布为主,绞缬染料大多局限于直接染料的选择,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惯性地使用蓝印色彩,让传统、古典印象如影随形,缺乏其他色彩和材质的尝试。

  2.3教学设计作品缺乏系统性的视觉引导和时尚美感

  优秀的设计作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构思到部署要有宏观的规划。目前,绞缬教学设计作品往往是一种孤立思维的单品设计,把注意力全面聚焦在一个细节上,忽视了它与周边图形或环境的关系。虽然每一个作品都具备一定的亮点,但放在一起时往往体现出的是大视觉印象的繁乱和无整体性。

  2.4绞缬课程慢慢淡化出设计高校的必修课范围

  由于绞缬课程的学生作品陈旧无新意,越来越多的高校机构觉得这门课程似乎有些多余,把这些不良的设计教学作品和谬误归结到这门民间手工艺与时代是否接轨的问题上。一门集色彩、材质、肌理造型、成衣后处理等多方面的设计综合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优秀课程就这样慢慢教学边缘化,可见物色优秀设计深度导师对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

  3绞缬设计创新性教学的思维递进模式

  虽说设计与技术密不可分,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设计思维与技术实现的思维教学模式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划路径。绞缬的工艺手法是个很特殊又有一定随意性的工艺方式,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学生进入一种探索的状态,可以从无序的操作中慢慢走出秩序感。

  3.1绞缬材质的选择与课程定位

  绞缬的必修课安排大多出现在服装与染织专业中,针对这门艺术形式感非常特殊的课程种类,首先应做出准确的课程定位。绞缬的气质氛围与中式风格十分贴切,所以设计师可以专门开发以绞缬艺术为核心设计的产品品类,提供给一些中式品牌。因此,针对课程虚拟市场场景的设定,可以从材质的选择出发,选择一些中式品牌普遍运用的材质,如真丝绡、天婵缎、素绸缎、双绉等真丝材料。

  3.2二维设计理论下的绞缬设计造型模式

  现代的设计概念是建立在二维设计体系基础之上的,而二维设计则是诞生于艺术的不断革新而慢慢游离出的专业设计学科。点、线、面在现代设计理论二维构成下的设计构图与造型,形成系统性的视觉系列。因此用二维设计的理念重新诠释绞缬设计,既遵循了艺术的审美,也接洽了时代的脚步。(1)绞缬设计中点、线、面的获取。笔者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主观出发,通过发散性思维探索性地获取若干种点、线、面的图形,这样更有利于形与形之间的排列组合设计。相当于事先塑造出二维中的单复形概念,通过一定量的理性化积累,这样就有足够的素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当然也不排斥大片的抽象图形,但要注意随机的构图感和意境呈现,尤其是这种类型的图形,轻松感和虚实感把握得恰到好处显得尤为重要。(2)绞缬设计中点、线、面的逻辑构成。逻辑构成包括基本形与骨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等。在绞缬设计的范畴内,重复的造型逻辑严格意义上更偏向于近似,基本型的创造在课程初始阶段点、线、面找寻中有了一定量和质的积累。作品以系列的形式展现,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整体里,每一张图案之间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视觉整体,这时形与形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就特别重要。譬如,谭佳慧同学的线条造型作品,线条通过丰富的逻辑排列组合方式形成有识别度的即视感。她最巧妙的手法之一是先染绳晾干后,再扎结图形,然后浸入清水中,释放绳上的色彩而形成图形效果。(3)绞缬设计中的视觉平衡构成与形式美法则。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是对造型的无限探索,只要涉及点、线、面的组合,就离不开视觉平衡,并且不同场景下、不同目标下的视觉平衡出发点都不尽相同。通过视觉平衡的对比、结集、肌理构成与技法开拓等方式,建立形式美的法则,达到最佳的设计状态。例如这组绿色系的绞缬系列作品(见图4),每一个单张基本上保证了个性的独立,同时也兼顾了整体的意境融合。作品里特别精彩出挑的有3~5张,比较低调的也有2~3张,然后加上中间视觉,形成疏密有致、抑扬顿挫的系列作品。

  3.3染色环节色彩调子的识别度建设

  都说色彩是第一性,造型是第二性,因此,课程对色彩的规划也是十分系统的。对染色的环节以及各种染料的性能作详细介绍,并设定其中一种易于手工操作且色域较宽的酸性染料作为本次课程的染料首选。笔者研究出最接近中国水墨的染料调色,需要由酸性黑、酸性棕加直接墨绿三种颜色适量调和而成(见图5)。图52007金泽稀的咖色系绞缬系列作品设计感的调色训练是人的一种潜意识,抓住了那一刹那美的瞬间,就是成形的那一刻。水墨色的示范有助于染色学习的热身,水墨色调彩后的色彩感比较容易把握住高级灰的效果,保证了学生学习最初的视觉美感信心。

  3.4筛选绞缬方式的快捷性

  材质的设定,意味着在方法上也要根据材质的特征作相应的调整与规划。在教学的前期尝试探索中,自然方法不限,但到中期设计环节必须对所有的尝试方法作筛选与总结,提取最适合的方式运用到作品中。绞缬方式的快捷性在市场品牌的方面也更利于批量生产与推广。一方面,有利于设计市场推广,另一方面,也助于保护好真丝一类需要细心呵护的材质。所以特别推荐一些自制的不会损伤材质的辅助工具。

  4绞缬教学过程中对作品设计方向阶段性的引导

  4.1基础性无意识性的随意尝试阶段

  此阶段就是寻求点、线、面的过程和对方法的熟悉与运用,以及色调的确立。由导师找出海量作品中个性化强、识别度高的色彩调子,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取色彩调子的个性化深度,完善色彩的变化与系列统一,也为色彩的学习环节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此门课程需要两组以上的色彩搭配调子,以丰富作品的视觉和便于对色彩搭配的熟练度提取。

  4.2点线面造型的形式感确立与形式感纵深调整

  在造型上,将已有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设计规划,定下系列作品的元素重点,进行造型的点线面组合与设计构图,突出视觉设计重点,丰富系列作品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形成主画面与辅画面的合理构图,形成系列整理作品。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由导师拍板与定格,如造型元素组合形式感、色彩调子定格、变化性的造型、大小系列的统一性等等。

  4.3导师个体的创造性与审美水准对教学深度的影响

  民间工艺要与设计挂钩,那导师的选择更要强调其个人对设计知识的掌握,尤其是绞缬这种时尚转化难度高的课程,需要更加重视对导师的物色。很多时候导师就是作品各个环节走向的方向舵,导师审美的铺垫型引导和挑剔型指导对学生学习十分重要。

  5结语

  在笔者看来,绞缬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民间工艺,学精绞缬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能获得独一无二的中国水墨式晕染图形设计效果,设计出新颖特殊的产品,而且能为相应的设计领域提供坚实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技术基础。随着现代设计需求的不断深化,这些具备特殊效果的民间技艺能够更好地服务个性化的设计市场需求,也能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发挥出更耀眼的艺术光辉。凭借坚实的设计理论路径支持和行之有效的设计路径指导,这套教学方法不仅仅作用于绞缬设计这门课程,对于其他民间工艺设计的学习也有同样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巨欣,石塚広.夹染彩缬出[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王㜿.染缬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

  [3]蒋才坤.扎染艺术[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凌雅丽

  绞缬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相关推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4574.html

声明:《绞缬创新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