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基于价值认知的城乡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借鉴研究——以世界遗产吴哥古迹为例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12-02 09:21 隶属于:文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在我国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体系中,重保护、轻管理的现象越发明显,围绕遗产特点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的构架及主要方法论的论证缺位,亟待完善。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

  在我国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体系中,重保护、轻管理的现象越发明显,围绕遗产特点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的构架及主要方法论的论证缺位,亟待完善。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管理发展及特点为例,回顾了其保护管理中对遗产价值认识的不同历史阶段,解析了其以遗产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保护管理框架的方法论基础、构建内容、实施方法以及背后管理框架形成的工作方法。面对现今挑战,社区参与的活态遗产是解决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基于GIS+BIM的预防性保护工作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的探索,为我国城乡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的建设作出贡献。

基于价值认知的城乡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借鉴研究——以世界遗产吴哥古迹为例

  1 吴哥古迹遗产背景

  柬埔寨吴哥古迹(Angkor Monuments)是东南亚高棉帝国留下来的9~14世纪的寺庙、城市、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等遗迹以及大量的考古遗址,1992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的保护管理工作是由暹粒地区及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简称APSARA局)负责,在法国、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柬埔寨政府四方组成的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国际协调委员会(简称ICC-Angkor)的技术协调下完成。保护与发展吴哥古迹的国际援助行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机构,成果十分显着。在此保护、管理以及研究机制下,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根据自身情况及面临新时代的人类议程,经历了保护古迹(1993—2003年),可持续发展及对抗贫穷(2003—2013年),可持续的、全面的吴哥管理,活态遗产(2013—2023年)为主要目标的3个不同历史阶段。

  具有古迹遗址地、自然生态区、生活宗教场所、旅游目的地,以及可能为带动吴哥或者说是暹粒地区发展的经济发展区等复合身份的吴哥古迹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工作极具复杂性而且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普查工作的深入,对400 km2的世界遗产保护区、1 000 km2的大吴哥考古遗址区、5 000 km2的人地和谐共处生态区、吴哥及暹粒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区(包括暹粒省全部范围)、其上生活的近12万的当地居民情况,以及近百倍增长的游客数量都进行了详细的家底摸查。保护与管理的对象是什么、如何保护与管理以实现保护与发展之间平衡的问题,一直都是APSARA、UNESCO、ICC-Angkor以及参与吴哥古迹国际援助行动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问题(见图1)。

  作为三大资源支柱的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以及社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气候、水资源、植被等环境因素成为吴哥古迹保护的主要考虑因素,需要从更宏观背景来考虑保护管理措施;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还在继续塑造着今天此地的景观;保护修复的方法的转变,从西方哲学产生的保护方法,原物复原、科技保护等,已不能满足需要,本土保护哲学在日益突出的保护伦理问题中更加适用,被认为是“正确的”保护方法,社区的保护修复智慧成为研究及应用的对象,无形文化遗产再次被具体化,等等。整体、系统地看待遗产、自然环境以及社区的内在关系与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内在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础生长出的保护管理框架,形塑着吴哥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及场所新的景观。

  2 遗产价值认知的发展历程

  2.1 侧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期

  吴哥古迹拥有百余年的保护及研究的历史,对保护研究对象及价值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20世纪上半叶围绕吴哥古迹,法国远东学院开展了长期的科学研究活动,同时殖民政府还设置吴哥古迹保护处,建立吴哥公园,推进了保护管理和法制建设工作。吴哥保护园聚集了多名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师,对吴哥古迹进行考古挖掘、登记测绘、建筑原物复原方式的修复等工作,出版了大量研究专着及论文。这一时期工作主要集中在地面上遗迹的建筑层面,通过碑文解读、艺术风格、建筑形式、建造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构建了吴哥古迹的历史,特别是建筑艺术史。这一时期的保护和管理活动基于对建筑艺术深层次的、科学的认识,简单的加固到通过有意识的建筑复原而实现建筑艺术价值再现的转变,是对原物复原建筑物价值的肯定。而对圣剑寺、塔布隆寺废墟状态的展示,则是对浪漫的法属印度支那,19世纪欧洲航海黄金时代殖民文化的留恋价值的反映。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Stern)建筑风格的研究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建筑历史,提出了很多新的历史和空间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碑文研究和考古调查的重新审视,大规模考古勘测、航空摄影辨识等方法也将对吴哥的研究带到了新的阶段。格鲁伯(Victor Goloubew)以及格罗斯列(Groslier Bernard Philippe)将研究扩展到城市、古迹和环境的关系领域,更加关注人地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了古代吴哥城市的发展以及吴哥平原开发利用的历史情况。城市遗址、水利系统以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系统遗址的遗产价值逐渐明晰。格罗斯列同时开始关注寺庙、城市等高等级考古遗迹之外的人类生活遗迹,围绕皇家浴池、巴肯山等地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了大量日用瓷器,其中就包括从中国进口的瓷器。吴哥古迹的考古资源、文化景观资源等通过研究者的不断揭示而获得重要价值。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吴哥古迹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体系当中,通过认定其符合Ⅰ、Ⅱ、Ⅲ、Ⅳ条评价标准,从美学、艺术、建筑以及考古等方面总结了吴哥古迹的杰出价值。此时的吴哥世界遗产地范围包括从库伦山区到洞里萨湖区之间的吴哥平原上的吴哥、女王宫、罗洛士群在内的吴哥窟考古公园(Angkor Wat Archeological Park),都是主要的保护对象。

  而在柬埔寨法律确定的保护范围中,除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的Zone1遗址区和Zone2考古遗址保护区之外,还划定了3个区域作为当局保护与管理的范围:Zone3文化景观保护区,Zone4具有考古、人类学、历史学研究价值区以及Zone5吴哥及暹粒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区(包括暹粒省全部)。法律规定中的“文化景观保护区”主要仅限于古水利系统和古道路系统的通道走廊,实际上比较片面,制度法律层面的落地并没有跟上当时学术界对遗产的认识。通过吴哥古迹及其周边状态的研究,1995年Johnason Wager作为ZEMP计划的主持人,就极力呼吁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别进行保护[1]。

  作为“活态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目标,要求吴哥古迹实现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遗产地原有宗教仪式活动以及节日活动,增强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及尊重。同时发挥其精神及创作源泉的功能,增强容纳希望在吴哥进行艺术活动的旅行者的能力。改善当地社区贫穷的生活状态,发展当地农业,实现食品的自给自足,增加当地居民在保护及管理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同时重视遗产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

  在UNESCO的建议下,《吴哥遗产管理框架》法律地位的确定在进行当中,柬埔寨也将重新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吴哥世界遗产地项目也提上了日程,如果此事推进,将重新定义保护区及缓冲区边界,重新梳理杰出普遍价值,以适应目前对吴哥价值的特点及保护范围的认知。

  3 遗产保护管理的特点

  3.1 以遗产价值判断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国际广泛认同的、行之有效的遗产地管理的方法,包括4个主要步骤:首先,确定管理的区域;其次,通过背景资料、研究成果、田野调查以及咨询等方式,理解遗产地的情况及价值;再次,指出风险及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策略以及行动。吴哥遗产管理框架并未从区划、制定不同区域政策入手,关注的是更具操作性的工作方法。在此背景下,“价值”不仅是自然和文化的遗产价值,还包括经济贡献和社会认同等价值。

  以遗产的价值保护为中心,审视保护与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城市人口发展、贫困、环境退化、游客激增、遗产保护意识薄弱等。回应《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要求,在《吴哥古迹遗产管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中对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7项策略方法,包括保持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风险管理、强调遗产在社区生活中的功能、可持续与旅游管理、制定综合的规划项目、建设治理能力、加强教育与宣传。从遗产保护、社区生活、可持续旅游以及治理能力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10项基本原则,并对不同方面做出了优先进行的项目和行动安排(见图2)。

  《框架》的实施首先依靠管理部门间的合作,对管理机构的结构、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明晰责任,分配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信息互通的合作过程来决定事务的优先程度。其次是全面梳理现有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等,将工作统一至保护与管理之下,利用《框架》作为主要的策略工具来整体管理吴哥古迹。《框架》是一个总体层面的框架,各个部门还将继续制定主要的倡议、政策、优先的项目等以完成具体的工作。

  3.2 以社区发展为基础的保护策略

  以社区发展为核心的保护策略是吴哥遗产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可持续发展和对抗贫穷”阶段,吴哥古迹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与当地社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呈逐渐激化的态势。吴哥古迹的保护管理工作开始以社区发展为核心,成立了吴哥公园土地及居住管理部门、社区服务部门、农业和社区发展部门3个与社区有关的部门,加强保护与发展的管理以及管理部门和当地社区的交流联系,吴哥古迹以社区为基础的发展作为遗产地成功经验由UNESCO广为推荐。过去的20多年基本上完成了吴哥古迹保护与管理权力由国际保护精英向柬埔寨当局管理机构的转移,接下来将进入以当地社区为主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和管理的分权、平权甚至是占主导权的时代,新西兰国际援助组织(New Zealand’s International Aid,NZAID)提出了“合作管理”的概念在部分地区实验推行。虽然法律规定文化保护区是公共财产,包括吴哥古迹考古公园,但在2004年的法律规定中保护区内的社区居住者拥有土地产权,并能代际继承且不容侵犯,从法律上确保了社区的发展权利。

  3.3 以预防性保护为理念的信息技术应用

  “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已经深入了吴哥地区遗产保护领域,作为保护与管理决策基础的“风险地图”(risk map)的构建在环境、社会以及遗产本体的结构等不同层面开展。吴哥古迹风险地图是一个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不同风险数据的分层的、可视化表达的处理系统。系统可以作为信息综合条件下做出决策的关键工具,在空间范围记录包括潜在的环境险情、社会文化险情以及古迹结构险情在内的潜在危险情况,自动完成险情的危险等级评估、价值的评估以及完成时间、所需成本的计算等,规划以及决定管理及保护的关键优先事项以供决策参考。环境及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游客、人口数量、空气污染、水、森林、地质、土壤等情况,不仅有监测记录数据,而且使用照片、文字、图纸等手段,记录以往风险的历史以及对应的管理措施等,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和行动提供帮助。

  4 结语

  中国城乡遗产和吴哥古迹面临类似的社会压力、旅游压力和遗产保护要求。目前中国遗产保护一方面在专业上对于遗产价值的认识反思及推进不够;另一方面在认识价值的方式及范式也单一。二元分立的情况充斥着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如专家与管理者、游客与原住民、保护与管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等。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管理和以社区发展为基础的保护,也可以说是补充了管理背景下价值认知的机制,弥合无形以及有形价值的内在联系本质的表象割裂,增强了遗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合作管理的模式使得保护更可持续。预防性保护关照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也可降低传统管理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管理水平。这些打破与重构、通过各种方式弥合割裂保护理念都值得中国遗产保护从业者们反思及借鉴。

  参考文献

  [1] UNESCO ZEMP Expert team Zon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ZEMP)[R].UNESCO,1993 .

  [2] Tim Winter.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Angkor,Cambodia: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Dialogue[J.Historical Environment,2004,17(3):3-8.

  《基于价值认知的城乡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借鉴研究——以世界遗产吴哥古迹为例》来源:《城市建筑》,作者:伍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7373.html

声明:《基于价值认知的城乡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借鉴研究——以世界遗产吴哥古迹为例》